新常态下,河北省光伏巨头晶龙集团迎来了新能源领域的春风,时不我待、动作频频。
10月23日,晶龙集团旗下晶澳太阳能公司马来西亚槟城建设的400MW电池厂竣工投产,标志着晶龙集团制造“走出去”迈出了新的一步。日前,晶澳总部由上海正式迁往北京地区,同时正式发布4款符合并优于标准的“领跑者”产品。
企业重大决策的落实,不是拍拍脑门就能实现的,背后需要过硬的技术、财力以及战略眼光支撑。4款量产产品指标傲视群雄、海外工厂率先投产,尽显晶龙、晶澳的光伏业“领跑者”之风。
甘肃敦煌100MW。
日本和歌山县1.99MW。
意大利坎帕尼亚20MW。
首个海外工厂竣工
——借力“一带一路”率先实现制造走出去
众所周知,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出台“一带一路”,纾解过剩产能,为企业走出国门铺路。在此机遇之下,晶澳敢为人先,积极响应国家利好政策,在优质产品远销海外后,率先实现让产能走出去。
10月23日,晶澳马来西亚槟城的400MW电池厂竣工投产,这无疑是晶澳依托“一带一路”布局全球的新节点,同时也是将产能“送出去”的第一步棋。对此,晶澳太阳能公司副总裁曹博表示,第一个十年,我们的优势产品走出去了,我们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雇员,巴基斯坦、墨西哥、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地面电站都有我们所供应的组件。第二个十年晶澳的目标是制造走出去,马来西亚的工厂投产标志着正式迈出了这一步,开了一个好头。
走进马来西亚槟城的厂址,晶澳马来西亚公司总经理臧文超一边向笔者介绍,一边进行现场检查。臧文超说:“这是晶澳公司在国外建设的首家工厂。作为晶澳‘走出去’的首步棋,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次建厂马国,4月才开始动工,10月底便已投产,再次刷新“晶澳速度”的背后,有着一段不为外人知的波折。
为了打开美国市场,2014年晶澳本有计划在美国建厂,前期工作已经完备,建厂美国几近确定。然而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以及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市场观察敏锐的晶澳将眼光回望,果断暂停在美建厂的事宜,迅速着手建厂马来西亚,时间仓促也正因此。
作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一环,马来西亚在人工、建造、运输成本方面,对晶澳而言优势明显。但客观上,在美国建厂对提升企业知名度、提高品牌溢价也裨益良多。不难看出,弃美择马这一破一立,正凸显出晶澳希望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的积极性。晶龙、晶澳董事长靳保芳证实了笔者的猜想,他兴奋地说:“我们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中考量问题、寻找机会,力争沿带沿路城镇都建成光电城。”
虽然时间仓促,但正所谓机会都是留给了有准备之人。臧文超告诉笔者,之所以可以实现如此难以置信的速度,是因为工厂建设之前就有人支付预付款,投产之前已下订单。
晶澳向马来西亚槟城巴六拜工业园的制造厂投资了约3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为4.46亿元人民币),由晶澳太阳能公司独家投资,同时与加拿大某电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就支付给晶澳太阳能一笔预付款。这样,在工厂建设过程中,晶澳既不发愁订单,也不会太发愁资金来源。臧文超介绍,加拿大这家电子公司之所以能够这样“慷慨”,正是看中了几年来晶澳在海外市场的良好口碑以及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的决心。
寻找到优秀、诚恳的国际合作伙伴,晶澳靠的是多年来过硬的产品所巩固的市场份额。回顾晶澳的发展历程,很早就把触角伸向海外。国家出台“一带一路”战略后,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晶澳总裁谢健告诉笔者,除了在马来西亚建厂,“一带一路”上的多个重要节点均不乏晶澳太阳能的身影。目前,晶澳已经完成了向巴基斯坦第一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全部100MW组件出货,不久前该电站投产,我国领导人在访问期间为其剪彩。现今世界最大的国会太阳能项目,以色列国会大楼太阳能项目采用了晶澳光伏组件,以色列国会发言人评价颇高,“这些不仅是光伏组件,更是我们两年来推广的环境意识变革的转折点”。5月16日,晶澳作为企业代表之一出席“中国-印度经贸论坛”,会议当天便和印度企业EIL签署了共建500MW产能光伏生产基地的谅解备忘录。
与上述产品走出去不同,马国工厂正式运营投产,正式将晶澳的优质产能输送至国门外,无疑是晶澳开拓海外市场的一把利刃。同时,靳保芳看得更远,他对此有着自己的认识。“晶澳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是晶澳第一个海外的生产基地。除了将优质产能输送至国外,我更希望通过这个基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为我们未来在印度等国家投资建厂储备经验和人才。”
审时度势顺市经营
——立足京津冀一体化,深耕国内市场
一个企业要想立足于业内经久不衰,唯一的制胜法宝就是要敏锐地捕捉市场风向。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前进方向掌舵,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不走弯路,而对于复杂多变的光伏行业,有时候弯路就意味着死路。晶龙、晶澳在几次的市场波动后仍旧领跑业界,靠的就是其审时度势的敏锐嗅觉、战略眼光,这种无法量化的软实力,晶澳同样可堪“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