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打造全国光伏第一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没有目标的招商引资方法已经过时,唯有转变观念,创新举措,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推动机制和促进方式,增强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才能赢得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
在招商重点上,冠县把目光瞄准了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的深度开发项目。围绕这一目标,冠县突出招大引强,成功引进了大唐光伏发电、冠丰高效农业光伏产业园、江鑫新能源、国开新能源光伏发电、中利科技高效农业光伏发电、中广核光伏发电等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大唐光伏发电、冠丰高效农业光伏产业园、江鑫新能源等项目已经实施;国开新能源光伏发电、中利科技高效农业光伏发电、中广核光伏发电等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国开新能源光伏发电是今年全市第一个过百亿元的项目,也是冠县最大的客商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全国第一;禾业新能源科技、山东新华联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远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洽谈。有些项目将充分利用居民民房、公共设施、医院学校、企业厂房,不仅不占地,还能给农村居民带来一定收益。这些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使冠县打造全国光伏第一县成为了可能。
同时,冠县还引进了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山东力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鲁科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冠通催化剂有限公司、泰山石膏(聊城)有限公司、山东上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恒通晶体等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目前,冠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已具雏形,形成了以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生物改性燃料、风电设备制造、生物柴油、稀土永磁材料、新型建材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冠洲集团高性能稀土钕铁硼永磁制品、恒通蓝宝石晶体材料、通亚公司节能型陶瓷内加热装备等新材料企业正在迅速膨胀,特别是众多光伏发电项目的引进,必将对冠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产业招商带动产业升级
通过招商引资,使精品钢板、纺织服装、机械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的主导产业实现了产能倍增,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优化了产业结构,而且带动了产业升级,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精品钢板产业,引进了鼎鑫板材、众泰集团、东鼎轧钢、兴鼐薄板、恒通薄板、众冠钢板、中天复合材料等20多家钢板加工企业,形成了以冷轧板、镀锌板和彩涂板为主的“三板”加工和以生产高速护栏板为主的高速公路设施加工两大产业集群。精品钢板产业被命名为“省级产业集群”和全市唯一“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精品钢板精深加工生产基地。目前,“三板”加工企业27家,年综合加工能力1010万吨,其中冷轧板加工能力458万吨,镀锌板363万吨,彩涂板135万吨。高速公路设施加工企业40余家,护栏板年加工能力100万余吨,成为全国最大的高速设施加工基地。2014年,精品钢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0.4亿元、利税17.4亿元、利润12.8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冠星集团通过合资合作,纺纱规模迅速膨胀,产业链条逐步得到延长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以棉纺织为主体,针织、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全面发展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引进的赛雅集团,将成为集服装研发、加工、展销、时尚旅游、电子商务、智能物流“六位一体”的服装产业园。目前,全县棉纺纱锭达240万枚,年产120支以下系列优质棉纱60万吨、白坯布和灯芯绒坯布1500万米、针织服装2100万件。全县纺织服装企业310家,从业人员31000人,规模以上企业达41家。2014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3.3亿元、利税18.6亿元、利润9.1亿元。
——机械机电制造产业,引进了川创轴承、华润轴承、全鑫轴承、数控机床等项目,全面提升了冠县轴承产业的质量和档次,形成了鲁西机械加工基地、全国轴承锻造基地,规模以上企业达100余家,主要为工程车等机械装备制造业、轴承等机电产品制造业和零部件加工制造业。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引进的30万吨小麦精深加工、30万吨大豆精深加工、果品深加工、万吨淡水鱼深加工等项目,不仅使冠县的农副产品实现了就地加工增值,而且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县规模以上生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25家,主要涉及木材加工、粮食加工、水果加工、蔬菜加工、饲料加工、油料生产等领域。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69.8亿元、利税6.1亿元、利润3.6亿元。
——城市建设、教育公共事业、旅游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也实现了新突破。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进了浙江等地客商开发清泉河工程、四川客商投资广泽地产开发、山东国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平原水库、北控水务集团投资水质净化等项目,改变了城市面貌,美化绿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教育公共事业领域,引进了育才双语学校、清华园学校、实验高中等。旅游服务业,冠县依托鲁西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引进了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项目,目前全县现代物流企业达96家,运输车辆近万台,成为三省交界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有效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天沐温泉度假村的引进,打响了冠县“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旅游品牌;建安商贸城、金羊汽车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的引进,带动了商贸零售业发展;宝信物流园冠县无水港、赛雅轻纺创业产业园等项目的引进,成为冠县扩大开放、聚集项目的重要平台。以此为基础,冠县进一步完善了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了上联国内知名物流网站、下接乡镇物流站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使各物流站、物流点与顺达物流、申通物流等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了全国联网;齐鲁银行等辖外金融机构的进驻,加快了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中介服务、新型地产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产业招商,使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些规模企业坚实地迈出了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的步伐,借助外力实现了跨越发展,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冠洲集团与北京北整意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冠星集团与新兴际华集团合作、县域企业与江苏客商合资的恒远重工,越来越多的冠县企业走开了合资、合作的路子。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了闲置资产。英田车辆制造与聊城中通集团投资的中通钢构智能生产线项目进行了成功嫁接,引进赛雅服饰落户原巨鹰公司的闲置厂房,通过“腾笼换鸟”使“占地虎”变为产业的生力军,让“有为”项目代替“无为”企业,为招商引资注入了新活力。
招才引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如何让更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到冠县创业创新,创出成效、创出特色、创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冠县县委、县政府的新挑战。冠县努力探索招才引智新渠道、新方式,引导企业通过招才引智,搭建创新平台,进行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提升产业层次。
通过不懈努力,冠县成功引进了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工作站,为冠县提供了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的平台,这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促进科技进步及产业提升。目前,冠丰集团、瑞祥生物科技、开元复合材料等6家企业分别就蘑菇大棚新菌种项目、聚氨脂生产项目、超微营养粉及原生态面粉生产技术、无创血糖仪开发项目等十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达成了合作意向。
由科技部批准组建的“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依托企业创建的类似“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重点围绕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设计手段开展相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和完成了国家973、科技支撑、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创造和引进玉米新种质12000多份、水稻新种质4000多份、小麦新种质727份,审定玉米新品种3个,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申报专利13项,在玉米多控不育技术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冠丰种业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充分发挥北京的人才、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冠丰种业主要农作物生物育种的自主研发能力。以此为平台,冠丰种业从海内外引进了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包括欧美留学回国博士3人,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的博士6人,具有跨国种业公司工作经历的高级管理、研发和生产加工方面的人才8人,以及20多位专业技能优秀的硕士人才。
山东上达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成立的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引进行业领军人物在内的专业人才15人,通过创新研发出烧结钕铁硼技术,年产稀土材料5000吨,被列为全市重点扶持建设项目。恒通晶体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与哈工大、大连交通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了恒通晶体蓝宝石材料项目,成功实现了向新技术、新材料的转型升级,年产能达3000吨,是国内第一条从实验室转化为产业化生产的生产线,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检测纯度达到5个九以上,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冠县企业与上百家高校院所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
创优环境打造自己的比较优势
环境是最好的比较优势。在打造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上,冠县注重投资环境建设,在打通蒙馆路、西环路、建设路通往工业园区涵洞,建好北环路提升投资硬环境的同时,把转变工作作风、改善软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吸引客商的工作着力点,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成为吸引客商的一大亮点。
领导重视,有力带动了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自觉性。国开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签约当天,县委、县政府就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后,还将以县委名义成立临时党委,县委书记任党委书记,公检法都加入临时党委,充分体现了冠县县委、县政府抓投资、上项目的决心和力度。在全县各级各类会议上,领导讲话强调最多的是招商引资,主要领导下乡镇(街道)视察工作询问最多的也是招商引资;凡重大招商活动,县主要领导亲自听取筹备情况汇报、亲自审定活动方案;凡重大招商项目,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洽谈,重要客商亲自出面接待;凡招商引资活动,所需经费都有保证。全县每位县级领导作为招商团长或副团长,每年都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大量招商活动,有力带动了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自觉性,真正体现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创新服务方式,实行重点项目“一单通”办理制。为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冠县就工业项目注册登记、落地建设提供《重点项目审批事项一单通》服务,凡已落地的重点项目,由县长进行“一支笔”审批,投资者持“一单通”审批单,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均明确了最短办结时限,其中项目备案核准审批、取水许可等5项审批时限压缩为半日,有力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实行“零收费”,需向上级缴纳的费用,由县财政承担;新上工业项目除缴纳土地征收手续费、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外,对取水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等1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全部免除。目前,冠县行政审批事项从284项减到了36项,是周边地区审批事项最少、办理时间最短、收费标准最低的县。这项政策的实施,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余万元。
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项目代理制。坚持重点项目重点对待,重点项目重点管理,建立绿色通道,对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报批、金融服务、征地拆迁、供水、供电和运输等开绿灯,给方便。大力推行项目代理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每个重点项目的每个环节均明确责任单位,安排专人靠上跟踪服务,对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实行全程代办,从项目开工直至投产运行提供全程服务。
落实服务责任,实行重点项目分包制。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的意见》,实行“五个一”制度,一个重点项目,一位县级分包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分包方案,一包五年,并明确需协调解决的问题,明确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在分包项目时,打破分工界限,每位县级领导均可以代表县委、县政府行使职权,跨口组织协调,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对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新确定的重大项目一旦条件成熟,及时纳入分包范围。
畅通服务渠道,建立政企网络交流平台。为畅通企业与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沟通交流,冠县研究制定了政企信息交流机制,在政府网站开通了政企网络交流平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电子网络平台直接向县政府反映,经信部门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每天进行汇总,及时上报分管县长协调解决。
强化服务监管,设立经济环境110。为纠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加大对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冠县在全市率先设立了经济环境110,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和县纪委书记共同负责,从监察、公安、物价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两个执法中队,进行明察暗访,专门收集受理和查处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破坏经济发展的行为,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行为一并查处,对“吃拿卡要报”和各类政策落实不力的现象一并查处,确保政令畅通,为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在招商引资工作的推进中,全县各级各部门抓经济工作的思路越来越开阔,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进一步加强,“有所为,有所不为”“干则有,不干则无”成为普遍共识。通过招商引资这个牵动全局的突破口,全县上下的主要精力进一步集中到了抓经济、议招商、谋发展上来,进而形成了“经济发展、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