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关于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讨论中,如果有几天没有人说到“补贴”,简直就是奇迹。看看这两天,甲专家刚语重心长地指出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的补贴“确实过高”了,搞得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举步不前,乙大拿立马用先进的德国经验教育中国的政府官员:你们给光伏的钱太多啦!
总结这些专家发言的规律,无非两条:补贴少的时候,喊多给;补贴上来了,喊给多。到底给多少,洒家不知道。
做与不做之间,最荒唐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有评论权。有汽车企业家曾私下感慨:你们这些学者、记者,基本没进过工厂,几乎没做过贸易,更不用对几万人的饭碗负责,凭什么你们笔头一挥、嘴巴一张,就能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这位老总已经尽其所能地把话说得婉转,但私下里一定是时常这么提醒自己与周围的人:相信自己,不为所动。
他所代表的绝对不会是少数。马云曾在一段很火的视频里毫不客气地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渠道的空前丰盈,也让一部分人,不安分地想从冷眼的旁观者,变为指点江山的局中人。这些人丝毫不介意自己的话有无依据、逻辑正确与否,就像一群围在大坑周围的乌鸦,你一句我一句地指点坑底的劳作者:往左来点,向右一下。
众口铄金。虽然政策制定的依据,最终会来自行业一线的真实数据,但外围的声音多了,也难免催动舆论,干扰正确的决策。就像几年前新能源汽车“不搞混合动力不行”、“弯道超车错误”等等议论,都对社会认知、部分政策的制定乃至行业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时过境迁,虽然纯电动汽车销量与日俱增等今日的事实,一一打了当年“专家明鉴”的脸,但许多企业因此选择等待观望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永远弥补不来了。
一项全国性的政策到底合不合时宜,需不需要修改,只有全面、深入、动态的调研说了算。这种要求与高度,政策决策圈外的每一个个人,其实都没有条件达到(而做事的人,基本是不会说什么的)。他们的资料不管多少都是有限的,其视角、态度不管如何强调都是个性与狭隘的,更关键的在于,许多人都是代表利益诉求的。他们的观点或有裨益,却必须深挖根源而后层层剥离。
具体到补贴问题,无论哪个行业,无论吵闹得何等云山雾罩,简略下来无非两个问题:值不值得补贴,需不需要补贴。
从国家层面确定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在补贴政策的连续支持下,光伏发电成本迅速下降,电动汽车日益走进人们生活,更是有力例证。而需不需要补贴,有资格回答的不是专家,是企业与用户。分布式光伏是行业趋向,起步离不开支持;电动汽车依旧太贵,在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实现规模效益、公众普遍接纳之前,补贴仓促动摇显然不利于巩固既有成果,以及行业的稳步前行。总之,国情与市场才是补贴多少的标准,直接拿外国的经验套中国的实情,实属笑话。
最后还是借用马云的话,馈赠某些专家:让一个对昨天有兴趣的人去判断未来,这是悲哀。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