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发展的问题
1.贸易壁垒
欧美针对我国的“双反”调查愈演愈烈。近一个月主要出口国家接连的“双反”调查,对国内光伏企业带来重挫,直接导致中国光伏出口额下滑,光伏贸易往来也受到影响。
应对措施:
①为规避欧美贸易壁垒,企业纷纷海外建厂。到今年底,中国生产商将在境外设立产能至少5.3GW的组件厂以及4.7GW的电池厂。如晶科在马来西亚,天合在泰国、印度投资建厂;
②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进行更为高效、科学的国际化扩展。
2.补贴拖欠
光伏补贴拖欠额度已高达上百亿元。15家光伏电站营运商统计的数据显示,总的光伏补贴拖欠额度已超过100亿元;
原因:
①缺口较大:现阶段很难实现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尽收,2014年应收补贴约为700亿元,实际上缴400亿左右,西藏等省份收缴难度较大。征收上来的400亿元补贴320亿元用于补贴风电,留给光伏的补贴额度供不应求。
②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程序较为复杂:获取补贴需从地方财政、价格、能源部门开始进行初审,最后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进行审批,审批完后进入目录,中央财政再拨付至地方财政,企业拿到补贴时间有可能超过1年半的时间。
3.土地税问题
现状:
①政府乱征光伏土地税,造成电站开发企业税收过重,电站收益难以保证。土地税问题正在成为制约我国光伏发展的新矛盾;
②光伏电站用地土地税各地征收标准差异大,造成严重不公平各地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标准是0.6~12元/㎡。不同地区对光伏电站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标准相差近20倍。
建议:
光伏电站土地税不能乱征,最好免征。应尽快参照国家对常规火力发电的等相关政策,对光伏电站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充分体现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鼓励。
2015下半年长期规划:
1.计划202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左右,2030年提高到20%:
2.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水电450GW,风电200GW,光伏100GW,太阳能热发电1-3GW,生物质30GW。
3.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水电500GW,风电400GW,光伏500-600GW,生物质50GW,核电200GW。
1.国内外光伏市场需求旺盛
国外:根据全球主要资讯机构数据,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在20%以上。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体量较大市场,以及英国、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
国内:国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设规模为17.8GW,加上领跑者计划指标,今年总装机容量预计在20GW以上。根据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并网光伏容量在7-8GW之间,因此下半年装机量在12-13GW,超过去年光伏全年并网量。
2.供需趋紧,制造企业利润率提升
预计国内下游应用市场扩大,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球光伏产量增速减缓,组件产量预计将超过35GW;
下半年由于我国光伏市场需求量大增,但企业扩产相对理性,供需关系将趋紧,预计光伏组件价格在四季度将有小幅上升,制造企业利润率提高;
骨干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品牌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部分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及新技术突破,生产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3.技术升级受内外部环境共同推动
内部环境:①“光伏领跑者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优势的意识,将会推动全行业的技术升级。今年下半年将有多个光伏“领跑者”计划示范基地陆续获批;②《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对现有技术设置了门槛,淘汰落后技术,鼓励技术升级。
外部环境:受欧盟、美国“双反”的影响,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开拓欧盟、美国等海外市场,PER、IBC、HIT电池等高效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4.企业加快“走出去”,规避贸易风险
受“双反”影响,我国光伏企业下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光伏企业“走出去”将成为新常态。下半年将加快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规避贸易风险,实施产业全球布局计划;
为开拓国外光伏市场,我国部分企业已在海外兴建一批光伏电站项目,下半年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国内企业的重点目标。
5.电站质量有望改善
国家加大对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检测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本进入光伏领域,会有更多利益方共同关注和监督电站质量问题;
越来越多的光伏制造企业筹建质检中心,高度重视质量。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