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外投资
欧美“双反”加快了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步伐;
上半年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800MW与1.5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3.2GW与3GW;
与此同时,我国主要光伏企业也在积极扩充国内组件产能。据EnergyTrend统计,2015年多家中国企业已宣布扩产计划,将新增2GW组件产能,其中海外组件产能将新增1GW。
4.产能利用分化
下游开发商在采购中对小型组件公司能否长期存活并兑现其对组件的质保普遍持怀疑态度,转而青睐有品牌的大企业。
为了应对2014年的订单要求,大企业大多通过技改提高现有设备有效产能,或以找第三方代工的方式来增加出货量。
随着大公司自有产能的扩充,这种第三方代工方式将很难再继续大规模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将由于缺乏订单与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市场竞争力不容乐观。
2015年上半年,已上报的40家组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7%;2014年上半年,组件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7.7%。
5.新兴国家市场逐步兴起
我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下降,原因是欧洲市场增长放缓,并且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有“限价限量”措施。
今年1-5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至欧洲地区约为11.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1%;
新兴市场开始逐步兴起。2014-2015年,除日美等较大出口市场外,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智利、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场需求加大。
下一页> 余下全文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