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的“平台”概念,开始大热。不过,雷声大,雨点小。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多家企业均宣布了各自的平台建设计划,其方向既包括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也包括最近很热的能源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行业的垂直化平台目前其实不乏成功例子,比如汽车行业的汽车之家和易车网均已在美国上市,钢铁行业的上海钢联也已在A股上市。
这些行业平台的成功,似乎也具有一些共性,一是所属行业潜在的客户群体庞大,且相互之间有着高度的竞争;二是在平台的数据、内容等信息采集方面,早期均以人工采集为主,这似乎可以构筑一定的行业竞争门槛,避免商业模式被别人轻易复制。
对于光伏行业的平台建设而言,除了还有包括平台的公共性如何保障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外,目前一些企业依靠自身资源“小打小闹”的做法,恐怕也远远不够。
而在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售电测领域的改革,网上电力交易的电商模式正在成为可能。对于那些有意布局网上电力交易平台的企业而言,地方或许是一个突破口。因为从现有趋势来看,在未来的电力改革版图中,地方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大。
“公共性”不足
对于一个本身就以光伏电站投资为主业的企业而言,如何解决平台中自身利益与平台的公共性之间的冲突,显然是一个最应该被重视的问题
对于各行业来讲,打造一个行业公共平台的诱惑力,似乎都是无法抵挡的。
光伏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近日,包括彩虹精化、华北高速等企业,均宣布了各自的平台建设计划,其方向既包括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也包括最近大热的能源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
不过,稍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本身就以光伏电站投资为主业的企业而言,如何解决平台中自身利益与平台的公共性之间的冲突,显然是一个最应该被重视的问题。
而就上述企业对外发布的平台建设计划来看,其中不仅没有通过相应的设计来规避这种冲突,反而是将如何首先实现自身利益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仅此而言,上述企业虽号称要搭建行业平台,但本质上却更近似于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
当然,这些企业如此行事,或许也有难言之隐。毕竟,要新建一个平台,仅仅是获取用户背后,对应的就是巨大的推广成本。
纵观一些较为成功的垂直化平台的例子不难发现,在用户获取方面大概有两个路径可走。一是花费较大的成本在平台的“内容”采集方面,通过独家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黏性,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平台被复制的风险;二是将成本更多用在平台的推广方面,但这可能意味着后期营销费用“无底洞”式的增长。
基于此,对于当前有志于推出平台的光伏企业而言,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资金实力、电站资源,以此慢慢为平台集聚人气,或正是这些企业的“算盘”之一。
“平台”大热
近日,华北高速发布公告称,其与其他两家企业共同推出的光伏平台公司已经注册完成。
公告显示,该平台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华北高速通过全资子公司华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利科技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瑞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52%、28%和20%。
根据该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首期现金到位2000万元,后期根据平台公司发展需要,各方按股比以现金或资产同步出资。
资料显示,上述光伏电站投资平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电站的投资、建设、管理;光伏电站设备的销售;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销售。
中利科技则称,设立该平台旨在为光伏电站项目打造一个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平台,建立光伏板块的管理体系,业务涵盖前期开发、投资建设、后期运维管理等全产业链。
除了华北高速之外,受近期“互联网+”大热的刺激,许多企业也宣称将打造能源互联网平台。
彩虹精化则对外宣称,将打造能源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平台,公司计划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将新能源电站与互联网有机融为一体,致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投资和融资生态系统,实现绿色低碳生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公共性”难保障
从其他行业成功的平台例子不难发现,保持“公共性”应该是一个平台得以存在的首要之义。
不过,就目前一些光伏企业对外发布的平台建设计划来看,其中不仅缺少相应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平台的公共属性,相反的是,一些平台却将如何首先实现自身利益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以华北高速为例,在如何保障自身利益方面的做法包括,平台公司将优先收购各方建设的光伏电站,平台公司自主开发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合作方进行EPC建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合作方的组件、设备。
以如此方式搭建的相应平台,本质上更近似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
当然,这些企业如此行事,或许也有其难言之隐。毕竟,对于一个新建的平台而言,大量用户获取背后对应的是巨大的推广成本。
基于此,无论是华北高速还是彩虹精化——对于这些有志于推出平台的光伏企业而言,其背后的算盘可能是,寄望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资金实力、电站资源,以此慢慢为平台集聚人气。
“平台”的可行路径
从一些成熟的行业来看,隶属于行业的垂直化平台其实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汽车行业目前比较成功的两家平台——汽车之家、易车网,均已经在美国上市;钢铁行业的上海钢联,目前也已经在A股上市。
稍微分析一下上述行业平台企业的盈利模式便可以发现,行业类平台的成功离不开一些共性。
一是所属行业潜在的客户群体必须庞大,且相互之间有着高度的竞争。无论是汽车行业、钢铁行业,还是搜房网所属的房地产行业,无不如此。
二是在平台的数据、内容等信息采集方面,绝大部分尤其是在初期需要以人工采集为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门槛,形成本身独特的竞争力,避免模式被其他企业轻易复制。另一方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平台推广并扩大影响力。
以上海刚联为例,其主要从事钢铁行业及与钢铁行业关系密切的能源、矿业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市场基础信息和行业深度研究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企业宣传推广、商情发布和搜索、会务培训服务等。
这样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大并在A股上市,一是源于钢铁行业的特殊性——有庞大的贸易商以及经销商,这些企业对行业产品价格变动比较敏感,且对这方面的信息有着刚性需求,并愿意每年花费几万块钱来购买这些数据;二是上海钢铁独有的数据采集模式——其所有数据几乎全部为人工采集,由于人工采集数据的成本较庞大,一方面可以避免其他企业轻易复制这种模式,另一方面,在数据的逐渐采集过程中,也是扩大企业知名度以及进行产品推广的较好机会。
上海钢联的财报显示,公司专门从事数据采集的员工人数占全公司人数超过8成,2010年的具体数据是682人。
汽车行业的垂直类网站——汽车之家,最初以论坛、产品数据库起家,收入来源主要为汽车产品广告、经销商广告、为经销商提供各种消费者数据分析等会员服务。最近,在向电子商务转型,在网上卖车。
经过对照不难发现,对于光伏行业而言,潜在客户群体是否庞大、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平台如何推广、盈利模式几何,等等,或都还需要平台建设者们前赴后继去不断探索。
而无论未来这个行业的公共平台会采用哪种模式,或许,都不太可能是一些公司“小打小闹”那般,企图通过自身所具有的那点资源,所能够实现的。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