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核心技术缺乏 全面代工为时尚早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发布时间:2015-06-30 08:02:33
前几年光伏低迷之际,台湾代工巨头富士康高调宣布进入光伏行业,并在山西、江苏、广西等地有所动作。

2015年4月,内地光伏龙头英利绿色能源开始尝试“众包”模式,即拿出铸锭硅片环节一条100兆瓦产能的生产线,进行代工运营。

国际上类似案例也屡见不鲜。美国Sunpower公司一直通过大型电子服务企业Flextronices和Jabil代工,日本夏普则相继关停其欧洲和美洲工厂,将生产委托给中国大陆企业生产。

英利首席财务官王亦逾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光伏组件已成为传统工业品了,企业只需要掌握电池和铸锭的核心技术,剩下的制造部分完全可以进行代工,光伏制造必然像苹果手机一样走向轻资产运作模式。

但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英利选择“众包”模式有其负债率过高的原因,其他选择代工者也多基于规避“双反”的考虑。从整个中国光伏行业来看,缺乏独到的核心技术这一前提,全面代工还为时尚早。

规避“双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的国际光伏组件市场价格在0.62美元/瓦左右。而在2008-2009年,市场行情动辄高达4美元/瓦。

光伏制造技术升级和竞争加剧带来价格下降,毛利率也直线降低,行业平均毛利率已从2008年的50%左右降至目前的10%-15%。

王亦逾认为,利润不断减少,必然带来制造方式的改变。2014年,在市场激烈竞争下,一些大型光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留技术先进的生产线,关停成本较高的生产线,将多余订单委托给第三方代工。

除了找国内代工,还有部分制造企业开始“走出去”到国外寻找代工厂。国内一线光伏制造企业昱辉阳光已在7个国家与11家制造厂建立了长期代工关系,代工组件产能1.1吉瓦,约占公司总产能的一半。

昱辉阳光的海外代工模式从2012年开始。主要目的是,应对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战,并且先后在印度、波兰、南非、马来西亚设立了代工厂,运营流程是中方人员设计,从当地供应商手中采购原材料,境外生产,当地销售。

无独有偶。今年5月6日,天合光能宣布将投资1.6亿美元(约合9.94亿元人民币),在泰国建设年产能700兆瓦光伏电池和500兆瓦光伏组件的项目,预计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正式投产。

5月26日,另一家中国光伏一线品牌晶科能源宣布,其在马来西亚投资1亿美元(约合6.21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工厂已投产,分别拥有500兆瓦电池片和450兆瓦组件产能。这是继晶科此前在南非和葡萄牙的组件工厂之外的第三家海外工厂,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发言人钱晶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这家工厂设在马来西亚槟城,当地政府对其非常重视,并给予了相对中国内地更具吸引力的税收优惠,同时当地电力供应和配套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尽管海外代工已蔚然成风,但钱晶表示,目前晶科能源“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欧美“双反”,同时也看重东南亚光伏新兴市场的潜力,但大规模海外代工还不现实。

她认为,马来西亚虽然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投资环境较好,但在供应链配套方面还无法跟中国相比,中国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基地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

昱辉阳光首席执行官李仙寿也曾公开表示,其海外代工成本要比在国内生产成本每瓦高出1美分。只有当中国的光伏组件遭遇贸易壁垒时,海外代工的产品才有竞争优势。

技术瓶颈

代工模式的前提是掌握核心技术。但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看来,中国光伏企业目前不具备颠覆性技术。

他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2012年前,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每年可提高0.5%,随后,整个产业技术进入成熟期,各家企业在技术上略有差距,但都是在主流技术上修修补补,没有颠覆性的技术产生。这决定了目前各家光伏企业的成本差距很小,提高盈利能力的办法主要还是靠规模效应。

光伏组件成本主要由硅料成本和非硅成本构成。目前,硅料的价格已降至0.09美元/瓦,几乎无下降空间。非硅成本则取决于辅材、供应链管理和采购议价能力,等等。

从英利、天合和晶科披露的2014年数据可以看出,非硅成本都在0.36美元/瓦左右,相差无几。各大光伏企业为了摊薄成本,不断扩产。依靠规模效应,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产能。

2014年,中国组件总产量35.6吉瓦,同比增长30%,约占全球产量的68.5%。其中,几家大的光伏企业天合、阿特斯、晶科,出货量同比增加41.8%、63.4%和52.3%。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英利之所以选择“众包”模式,是因英利目前的负债率已超过95%,英利采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占据大量的现金流,“包”出去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述人士分析,英利硅片年产能有3吉瓦,在规模化生产模式下成本较低,“众包”出去的100兆瓦产能,不会比英利本身的效率更高。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发言人钱晶也表示,苹果公司申请专利的技术有上千种,真正投入量产的只有一种,这保证了苹果一直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只有类似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到全面代工、轻资产运作。中国光伏离全面代工时代还非常遥远。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总投资45.66亿!环晟10GW组件智慧工厂落地呼和浩特

总投资45.66亿!环晟10GW组件智慧工厂落地呼和浩特

近日,环晟新能源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智慧工厂一期项目产品量产下线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山高新区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据东吴光伏圈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5.66亿元,其中一期5GW项目于2024年8月份陆续设备进场调试。

环晟新能源光伏组件
2025-01-24
工信部: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体废物,完善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安全高效循环利用

工信部: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体废物,完善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安全高效循环利用

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体废物,加快健全法规政策,完善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安全高效循环利用。

废旧光伏组件动力电池
2025-01-22
正信光电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复评审及扩项评审

正信光电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复评审及扩项评审

近日,正信光电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复评审,并成功通过IEC61730-2:2023新标扩项评审。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正信光电检测中心在光伏行业产品质量检测领域的持续进步,还进一步强化了对正信光电产品性能与安全的保障,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标准要求。

正信光电光伏组件
2025-01-22
美国光伏供应报告:组件不缺了!逆变供应告急

美国光伏供应报告:组件不缺了!逆变供应告急

根据美国清洁能源协会(CEA)的一份报告,美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供应充足,足以支撑本土项目开发,但逆变器的供应成为新的瓶颈。

光伏组件逆变器
2025-01-16
实力认可丨英利能源获评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奖

实力认可丨英利能源获评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奖

2024年12月26日,由碳索·光伏、索比·光伏主办的第六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暨2024年度第十二届“光能杯”光伏行业颁奖盛典在苏州如期举行。

英利能源2024光能杯
2024-12-26
英利助力阿拉尔 2GW 光伏基地项目(一期)全容量并网

英利助力阿拉尔 2GW 光伏基地项目(一期)全容量并网

11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体投运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 2GW 光伏基地项目(一期)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一期装机容量1000MW,其中使用了496.9MW英利高效光伏组件。

英利发展光伏项目
2024-12-02
英利集团与中国华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英利集团与中国华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绿色合作拓新路,互利共赢向未来。10月14日,英利集团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通过新能源项目绿色开发、电站技术革新与数智化改造、绿色光伏产品高端供给、优质资源战略协同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英利集团中国华电
2024-10-16
英利董事长尹绪龙应邀出席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英利董事长尹绪龙应邀出席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9月10日,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简称“太原论坛”)在山西太原隆重开幕。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绪龙应邀出席主论坛开幕式,并在同期重要论坛“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从光伏至电力的智慧能源全生态建设》主旨演讲。

英利发展尹绪龙
2024-09-1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国光伏核心技术缺乏 全面代工为时尚早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