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一年后,《证券市场周刊》当初的预测变成了现实。
2015年4月21日,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公告称,由于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未能按期兑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1天威MTN2”,债券代码:1182127)本年利息。
“11天威MTN2”债券发行总额为15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到期兑付日为2016年4月21日,2015年4月21日应付利息共计8550万元。
公告称,未能按期兑付利息原因是天威集团的新能源产业巨额亏损,公司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融资能力丧失,资金枯竭,未能筹措到付息资金。
而《证券市场周刊》在2014年5月9日发表的封面文章《超日债违约样本》中,就已将天威集团列在光伏企业违约概率排行榜的第三位,风险度仅次于超日太阳与尚德电力。时隔近一年,继超日债利息违约、湘鄂债本金违约后,债券违约风险果然蔓延至天威集团。
此次,天威集团的中票违约开启了两个先例:一是首例国企债券违约,二是首例银行间市场违约。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天威集团的中票违约并非没有预兆,《证券市场周刊》正是基于三大维度、11个信号的分析,提前一年甄别出了天威集团的违约风险。
“11天威MTN2”发行之初,正是国内光伏行业如日中天之时,但也正是此刻,天威集团和光伏行业都处在一个由盛入衰的拐点,随后公司内部财务状况恶化,行业产能过剩,并遭遇欧美贸易战。此后,天威集团失去了对上市平台的控股权,各方债权人信心崩溃推动了现金枯竭,央企股东也出乎意料地拒绝救助,最终导致了违约发生。可以说,天威集团的违约路径是信用风险从积累到爆发的典型案例(见图1)。
天威集团债券违约是信用风险释放的里程碑,但不意味着信用债面临特大利空;相反,扩大直接融资的趋势和全国乃至海外资金的配置需求,仍将推动中国信用债市场繁荣。市场不可忽视中央政府坚决防止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也要注意到,最近连续两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在提示个案性的违约和金融风险不可避免,中央政府已经不再回避违约。
在此,我们以天威集团为样本,从公司财务、股东与债权人、宏观环境三个维度,重新梳理其违约路径,回顾“11天威MTN2”的信用风险到底是如何一步步从杞人忧天成为现实的,国企不违约的神话又是如何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