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我国人均发电装机历史性的突破1千瓦门槛。人均装机1千瓦,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结果,可喜可贺。然而,如果哪一天突然有人告诉你,这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功,你做的越多,对社会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就越深,你会怎么想?事实上,我们已经走在了这么一个关卡上:过去数十年几代电力工作者们筚路蓝缕辛苦努力的成果固然喜人,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质疑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头顶上的雾霾也在拷问,在新时代的能源建设道路上,中国应该怎么走?
回归市场常态是关键
选择清洁能源是为了消除雾霾。但是清洁能源有更深的意义,不仅是减少雾霾,还在于减少碳排放,对全球气候负责。当前全世界饱受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威胁,我们所能看得见的霾污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美国英国是相当大的不可见温室气体污染源。单拿美国来说,其汽车保有量、工业发达度、石油消耗量、都在世界排行第一,这是有目共睹的。全球气候恶化,没有国家能够逃脱责任。
化石燃料资源的消耗是永久性的损失。而且随着煤炭、天然气等进一步被消耗,传统发电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带来的社会成本不减反增。更严重的是,如果说电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忍受的话,由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则是不可承受之重。尽管如此,大部分国家在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之间还是选择了化石能源,何以至此?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13年全球24个主要太阳能应用国家新增光伏发电系统安装量为36.9GW,这个数量使得国际能源署PVPS项目组成员光伏装机量达到了123.2GW。加上其他国家总计10.8GW的光伏装机,2014年年初全球光伏装机量达到了134GW。这个数据可以说是进步巨大,然而,相比于火电的增长,其减少碳排放的作用被大大抵消。而且,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光伏产业的繁荣,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特定市场机制下的非正常产物--简单而言,就是在大量的补贴政策下人为操控的结果。如果让市场选择,目前太阳能因为发电成本的原因,很难与化石能源竞争。
这种状态是不能持久的。
经过10天的公示期,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日前正式确定了2014财年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调整方案及对应的消费电费附加。在新的太阳能上网电价补偿政策里面,太阳能上网的收购电价普遍下跌,我们很明显看到了日本在推广太阳能时的犹豫。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太阳能起步较早的国家。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经济上的补贴,但回归市场常态又是大势所趋,两者之间的矛盾,恰恰凸显了光伏产业在技术发展阶段的尴尬。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