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能源大转型》读书笔记:一个偏执狂的自白

来源:无所不能发布时间:2015-01-09 00:00:00作者:张卫华
索比光伏网讯:


迄今为止,我仅认识两位姓海夫纳的人:一位是《花花公子》杂志的创始人休·海夫纳;一位便是《能源大转型》的作者罗伯特·海夫纳。为了排除并非翻译的巧合,我特意查了一下英文原文,确信二人确乎同姓Hefner。之所以费此口舌,是因为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疑问:是否姓海夫纳的,都有那么点特立独行?

 

休·海夫纳尽管自诩创办的是一份严肃认真的杂志,在世人眼里却总是与色情、兔女郎、老夫少妻之类的八卦新闻纠缠不清。罗伯特·海夫纳所从事的领域则要“高大上”得多——能源行业。海夫纳先生非但在能源行业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更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能源观——在他看来,所谓煤炭、石油、天然气同属化石能源的提法,纯属误导。海夫纳先生自创了一套分类方法,将人类能源史概况为三大阶段,即固体能源时期、液体能源时期和气体能源时期。这种划分方式简单直白,通俗易懂。人类依赖薪柴、动物粪便、煤炭的时期,属于固体能源时期自不待言;20世纪6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世界自此进入液体能源的时期;随着石油价格高位运行(长期来看,近期的油价暴跌相信只是油价长期看涨中的一段插曲)、气候变暖和环境压力、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海夫纳先生将之归纳为经济、气候、国家安全三大风险,认为世界应该积极主动地推动能源朝着气体能源(天然气作为过渡,最终是氢气。按照海夫纳先生的分类,风能、太阳能、氢能,以及“人造太阳”核聚变,同属气体能源)大转型,并预言气体能源时代将持续上千年——他没有说气体能源是否意味着人类能源探索的终结。

 

毫无疑问,如果有谁适合提出这样宏大的构想,则非海夫纳先生莫属了。他是GHK勘探公司的创始人,是美国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先行者,曾在上世纪70年代,连续18次在美国国会作证,坚称地球上的天然气资源足够丰富(美国天然气领域后来取得的成就部分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并在说服美国政府取消天然气井口价格管制、取消发电和新增工业领域天然气使用管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为美国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页岩气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可以说,海夫纳先生见证了美国天然气产业“管制-短缺-放松管制-爆发式增长”的全过程,他作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亲历者和能源行业的思考者,他的所思所想无疑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于我而言,海夫纳先生提出的“石油思维”的概念,最具启发性。其启发性不仅在于字面上石油思维确实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油气领域——尽管事实上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天然气的成藏机理和赋存形式,可能完全有别于石油,但传统油气企业仍按照找油的思路在找气,颇有点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之嫌——更在于观念层面,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某种思维定式而不自知,或者即便认识到也缺乏克服的勇气。从这个角度观之,海夫纳先生提出的“生物燃料(其他形式的液体染料)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20世纪和21世纪初制造的多数汽车、公交车和卡车都只能存储液体燃料,而不是天然气或其他气体”,“我们不用因为现有的油箱而不得不创造新的液体燃料,只要换存储设备就可以了”,这样的思维模式,真是醍醐灌顶,让我想起亨利·福特当年说过同样极具启发意义的话:“如果最初我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需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以此比照今日国中能源改革,有多少是因为缺乏突破原有定式、格局的勇气,才导致大量违背常识的政策、措施,时至今日依然大行其道?不破不立。转型时代,尤为如此。

 

另外一个体现海夫纳先生战略视野的观点是,他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待美国进口原油的外部性:在他看来,美国耗费巨资维持的庞大军事机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其能源安全,这部分成本,包括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费用,无疑都是进口原油的外部成本,它们没有直接打在加油的账单上,却由纳税人埋单,与环境污染、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同属外部成本。所以在他测算能源转型的成本、收益和转型路径时,他算的是一本大帐——尽管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他这样粗线条的划分方法。

 

遗憾的是,海夫纳先生的专业是勘探而非写作。尽管他的作品整体逻辑框架非常清晰,行文却重复、啰嗦,每每让人觉得是在听一个上年纪的、偏执的老者在絮絮叨叨。当他缺乏数据支撑或更加全面充分的理由时,他会以一个武断的结论终结所有争论——我们在他讨论各种固体、液体能源的未来时,总是能够看到他这样先验的结论:液体燃料不是我们的答案。

 

所以,尽管罗伯特·海夫纳以一个向气体能源转型的鼓吹者来写这本书,但我更倾向于认为,他其实是在传递他对于能源转型的一种近乎哲学式的思考。而这个思考,由于他个人在能源领域的丰富经历,和他行文中夹杂着的一些从诸多报告中摘来的、或干脆是他自己估计的数据,让我们误以为他是要用一种专业的方式来指明能源大转型的路径——尽管他确实尝试着给出了路径,包括税收制度改革、天然气更多的用于发电和交通领域以替代煤炭和石油,但他的目标过于野心勃勃,让素来理想主义的我都感到要达到目标,绝非“一步之遥”。

 

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或者,也许我这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正陷入了他所说的另一种形式的“石油思维”吧。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索比公众号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能源大转型》读书笔记:一个偏执狂的自白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