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网江苏电力公司举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会。记者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江苏电力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电网”、“一流配电网”目标,扎实践行《服务“两个率先” 点亮美好生活—国网江苏电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各项目标任务,积极搭建坚强电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城乡电网供电结构、紧抓节能减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促进江苏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作出了重要贡献。
将建世界首个省级特高压环网
据悉,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将“不限电”作为基本功能要求打造省级一流电网,积极引入区外来电、推动区域电网协调发展,保障全省电力资源充裕,网架结构坚强,运行安全稳定,努力实现电力“受得进、送得出、供得上”,支持全省经济持续发展。一是特高压入苏加快推进。±800千伏锡盟~泰州、晋北~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进入开工准备阶段,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于11月4日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江苏电网向建成世界首个省级特高压环网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区外受电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极大满足今后江苏地区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二是骨干网架持续提升。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实施苏南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及苏中、苏北电网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全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59.63亿元,投产110—500千伏工程3677.55公里、1933.25万千伏安;开工110—500千伏工程2829.70公里、2573.50万千伏安,进一步增强了江苏电网的输送能力,有效保障了电力供应的平稳有序。三是电网运行管控有力。今夏江苏电网面临青奥保电和迎峰度夏双重考验,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建立各级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机制,深化运用政企协调联动、负荷精准控制等有力措施,妥善应对了电网7个分区供电缺口的负荷转移,夏季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基本未受影响,青奥会期间供电实现“零差错、零闪动、零投诉”。
加速城乡均等用电
国网江苏电力公司以提升城乡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缩小城乡供电服务差别为着力点,以力争“少停电”为方向,强化城乡电网末端建设,促使城乡用电服务实现均等化。
一是着力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将配电网作为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好抓实,制定全省三年提升计划,完成专项规划1222个,覆盖到全省每个市、县(区);建设先行试点区域15902.45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南京配电网的一流提升;开展创建“一流配电台区”专项活动,提高供电能力和负荷转供能力,率先在国家电网系统内总体上解决“低电压”问题,江苏农村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着力提升城乡供电质量。国网江苏电力公司深化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故障处置,全面提升电压合格率;推广应用智能机器人、单兵巡检装备、重症监护系统、无人机等先进仪器装备,提高了发现缺陷的效率和对设备状态的预判能力,减少因停电影响生产生活时长149378小时。数据显示,全省城市和农村平均停电时间差距不断缩小,供电可靠率分别达99.9825%和99.9535%以上,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水平。三是着力提升智能服务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短信、微信、微博、网站、手机APP的全电子化服务,实现供电服务从供电公司提供服务,到客户订阅服务,再到客户自主享受差异化服务的转变等等,逐步培育江苏电力“移动互动服务”品牌。
新能源发展保持领先
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紧紧抓住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契机,主动参与省政府大气防治行动计划方案的编制,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电网建设和运行,让江苏人民用“好电”、用“绿色电”。
一是特高压送来远方清洁电。今夏±800千伏锦苏特高压保持在696万千瓦左右的输送功率,占江苏电网最大负荷的8.8%,占江苏区外来电总容量的41%,日均近1.5亿千瓦时清洁、优质的水电从2000公里外的四川直抵江苏。截至2014年10月,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累计输送电量49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1676万吨,每年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排放46万吨,有效促进了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二是节能减排赢得效益。国网江苏电力公司以推广使用重环保、全消纳、低损耗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电”为导向,助力实现政府减排目标,实施电能替代电量51.4亿千瓦时、社会节能节电12.97亿千瓦时,折合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减少标准煤燃烧194.1万吨,相当于一座百万千瓦发电厂近一年的用煤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3.1万吨。三是新能源发展保持领先。国网江苏电力公司主动对接江苏省沿海风电发展,落实省政府第二轮光伏发电扶持政策,确保可靠接入和全额消纳。截止2014年11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达742.25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58.04万千瓦,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全省风力发电年利用率达到欧美国家水平。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完善优化分布式电源业务办理流程,共受理分布式1716户,容量122.98万千瓦,其中979户已正式并网发电,总发电装机容量57.67万千瓦,累计发电量31678万千瓦时,上网电量10164万千瓦时,全省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位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