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中民投的“投名状”:打造中国版摩根 输血光伏

发布时间:2014-09-11 09:09:00

上海外滩8月底的一天上午,阳光透过玻璃投射在铺着红地毯的金外滩国际广场,刚刚卸任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以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身份再次成为焦点。董文标像誓师的勇士,信心满满地向59家民营企业家立下投名状:“争取用5年时间,把中民投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受人尊崇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型投资集团。”

与阳光明媚的上海不同,坐落在渤海之滨的钢都唐山,很多钢厂很难再现钢花四溅的景象,炼钢高炉看上去已锈迹斑斑,部分设备被蔓延的荒草所覆盖。仅唐山就有近10万钢铁工人面临失业,大量企业坏账盘踞银行、闲置土地缺少开发资金。今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41%,钢铁主业已经连续11个季度亏损。与钢铁行业类似,光伏组件产能利用率不足80%,造船行业更是不到75%,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荒芜的市场上煎熬。

9月伴随着绵绵的秋雨,人们对中民投关注的热情开始转凉,但中民投和董文标对钢铁、光伏、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热情一点都没有减。这家由李克强总理亲自批准,专注整合钢铁、光伏、船舶等过剩产能的民营投资公司,与其说是应运而生不如说临危受命,将通过资本运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痼疾寻找出路。

中民投

  中国版的摩根

“化解产能过剩的实质是谁来支付产业转型成本、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问题。”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化解产能过剩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问题不在产业本身,而是宏观经济发展失调的产物。在宏观经济的涨潮退潮间,产业经济被搁浅在了沙滩上,目前急需一汪清水,帮助产业脱离困境完成转型,并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谁来提供这一汪清水,承担风险呢?是政府兜底,还是引入社会资本?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2014年3月,一份关于中民投的筹备方案摆上了李克强总理的办公桌。以社会资本组建大型民营投资公司,通过整合金融和资本运作手段,盘活产业资产,化解过剩产能,进行产业重组升级。通过产业整合并购、资本重组、金融整合,构建中国民营产融平台。

“(中民投)要做中国版的摩根集团。”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曾公开对媒体表示。当年,洛克菲勒在“一战”后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实现了对美国钢铁产业的整合。金融之于产业,已经不再是过去获利抽成的关系,而是通过金融重塑产业发展。

在董文标的预想中,中民投将成为一个控股集团,是集合民生银行、民生租赁、民生电商等公司的金融产业帝国,一方面参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寄希望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凭借外储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授信,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到海外并购。在中国成立民营投资银行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出于风险顾虑,中国不允许银行业直接投资实业,直接持有实业公司股权。因此,在上报国务院的方案中,中民投隐去了投资银行的提法,并结合化解产能过剩,提出了产融平台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民投的“投名状”:打造中国版摩根 输血光伏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