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SI)最新报告声显示,尽管德国光伏设施发电量低于陆上风电设施,但前者能够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额”。
Fraunhofer ISI表示已严密考察了德国光伏与陆上风电设施产生的营收额及利润额,通过报告展现出两类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巨大差异。报告该指出,德国各个联邦州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别。
Fraunhofer ISI声称,虽然德国能源转型革命一直在寻求扩展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发电量,但转换为电力的过程依然耗资昂贵,且主要由非特权终端客户(需要支付德国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提供资金。
“近年,消费者所承担的总成本大幅提升。”报告指出,“现在常被提及的问题就是特定地区从可再生能源扩张中获得的利润是否高于其它发电形式。”
Fraunhofer ISI表示已与德国经济研究所(DIW)、经济结构研究所(IZES)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究上述问题,最终推出这份名为《推动光伏扩张与陆上风电的分配效应》的研究报告。
以联邦州、设施规模、光伏与陆上风电设施的年产能为基准,组织们计算出年利润额。
Fraunhofer ISI项目经理Barbara Breitschopf在报告中强调了利润额的巨大差异。他表示:“2012年,陆上风电设施产生的利润额为7.5亿欧元,远低于光伏设施——27亿欧元。尽管光伏发电量低于风电量,但前者的利润额几乎高出后者三倍。”
报告还发现,设施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发电形式的产能、发电量及利润额。例如,位于德国南方的巴伐利亚州与巴登-符腾堡州光伏装机量占德国总量的比例达40%,且利润额最高。此外,自然条件、大量农场及可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屋顶表面也均对安装容量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及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这类北方州风力发电量约达19吉瓦,高于余下12个联邦州的总量。以临近柏林市的勃兰登堡州为例。自2000年以来,该州发电量位居德国第二,但其利润额低于萨克森州或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报告声称,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自然气候条件。例如,相比于德国南方地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气候更有利于开发陆上设施。此外,区域空间规划对陆上设施亦存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