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6日,林毅夫、张维迎、黄有光等国内外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及几十位教授学者齐聚上海,纪念杨小凯教授逝世十周年。在这场名为“市场、产业与分工—中国的改革历程与经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杨小凯教授逝世十周年追思会”上,林毅夫、张维迎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再次激烈交锋。交锋之点集中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之手到底应当放在哪里。林毅夫认为,赶超阶段,政府必须有所为,研究不是说不要产业政策,而是说哪种类型的产业政策可以成功。政府需要为企业家的产生提供公共知识和基础设施。张维迎认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不是政府资助的。创造思想不一定需要政府资助。政府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创造给人自由的环境、法治、包括产权制度的保证。
以下为交锋过程:
交锋一:亚当·斯密谈政府作用的理论过时吗?
林毅夫:维迎谈得挺好的,但是他最后的结论引用了亚当·斯密的一句话,认为只要保护产权,建设法律制度就够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1768年开始写的,之前大概花了二三十年时间去研究文献,大概也就是五十年、一百年以前的文献,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所以,整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技术是给定的,然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后分工细化。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纺织工业的机械化生产,最早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但是,亚当·斯密之后,最重要的变化是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新产业不断涌现,就像刚才维迎讲的,两百年前亚当·斯密的时代,产品只有十的两次方,不到三次方,现在是十的7次方、8次方。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没有讨论的。
张维迎:亚当·斯密研究的是两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没错。但是,科学并不总是在进步的,我不认为今天的思想一定比上个世纪的一定先进。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本身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是免不了犯错误的。比如日心说,其实古希腊人就提出来了,一直到哥白尼才得到认同。经济学更是这样。所以,我不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就比凯恩斯之前的理论更好。我相信,未来人类的时间越长,我们会越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无论是哲学的、宗教的。所以,我认为不能说亚当·斯密那时候不具有现代的技术,他的理论比现在的更差。但理论技术方面没有现在这么精致。
交锋二:企业是企业和政府合作的结果吗?
林毅夫:维迎谈得非常好,我认为企业家精神也非常重要。但是企业家怎么出现的?除了他天生的对市场发现的敏感度以及风险程度判断之外,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加快发展,有所谓R&D的说法。“D”,就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这确实是企业家做的。但是企业家在做“D”之前的“R”,就是科学的、对自然的认识的加深。由于投入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而且成果出现以后是公共产品,所以企业家自己是不会做的。
我建议大家看一本书,叫“企业家国家”。实际上,所有美国重要的新的产业的出现,背后都有国家的很多支撑,是在“R”上面的支持。比如Google,他的计算方法是NSF的一个项目。再就是互联网、生物技术等等都有很多国家的支持。美国对“R”的支持,最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是NSF,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个是NIH,国家健康研究院。可是,他们支持“basicresearch”的钱是有限的。因此他们支持“basicresearch”的时候,已经想了对新技术、新产品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决定对哪些“basicresearch”要支持。所以,如果美国对前沿的、与技术有关的“basicresearch”是有选择的,那就代表他有产权政策。
第二,我们知道,能源部他们也在购买产品,而政府购买新产品,也对企业家发明的技术很快市场化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要补充一下,维迎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我是承认的。然后,从企业家精神本身,如果新产品等等要研发,您讲的自由、产权保护这些,我也承认。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要发展新产品前面的那些公共支持,要是没有国家的投入,实际上也不会出现。所以,应该是企业跟政府的合作。
张维迎:尤其在产业革命时候,那么大量新产品的出现,没有什么国家支持的。我们看英国,包括科学的出现,很多没有什么国家支持的。然后我们看很多基础的研究,我们现在说要政府支持,而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的。??好比说,如果我们在一九五几年到一九七七年,所有都是离不开国家的,但不能证明没有国家参与这个就不会有。而没有国家,事实证明,我们有可能更好。那时候我们说没有国家,没有政府,你能用铅笔吗?我们的铅笔是国有企业生产的。但我们看国家现在不生产了,铅笔多好啊。所以说,这不是任何国家可以创造的市场,但是我不认为这就证明没有政府和国家参与,这个事情就没有。我想,没有国家和政府参与,这个事情可能变得更好。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