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的这些“第一人”如今都怎么样了?看看他们的光伏之路,看看他们的艰辛与收获。
【姓名:杨先生;地址:福建;第一期发电功率:2.5千瓦;第一期总投资:3-4万】
福建首个家庭光伏电站业主喜获首笔售电收入
2014年1月份,福建首个家庭光伏电站的业主杨先生收到国家电网厦门供电公司通过银行转帐的185元发电收入。
自2013年4月10日并入电网以后的9个月期间,这个2.5KW家庭电站的总发电量超过1200度,其中,上网502度电。按照福建省的脱硫燃煤标杆电价0.3679元/千瓦时计算,杨先生获得的发电收入为185元。
杨先生就职于厦门一家光伏企业,他也是福建省分布式光伏系统应用第一人。杨先生告诉记者,整个光伏系统设计为10kW,第一期阶段系统规模为2.5kW,后期将继续完成剩余的7.5kW项目。这座屋顶光伏系统位于一栋四层楼高的别墅屋顶,屋顶面积约为120平方,预计第一期2.5KW系统的总投资在3至4万元左右。
决定自建“发电站”以后,杨先生不知道该找谁负责项目,最后他想到了每天浏览光伏资讯的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并抱着试试看的念头联系到了Solarzoom咨询部的杨经理并提出了希望完成福建首例分布式电站的愿望。Solarzoom是光伏行业最大的资讯、电子商务及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的“服务者”,为行业发展搭建公共交流平台。双方一拍即合,杨先生立即决定将这个对其产生重大意义的项目服务交给了Solarzoom团队。
项目完成后Solarzoom团队仍然继续跟踪服务,“去年夏天几场台风过后,组件丝毫无损。”杨先生评价该系统“相当稳定”。
【姓名:赵春江;地址:上海;发电功率:3千瓦;总投资:26.2万】
全国第一人,自己发电但还要交电费
赵春江是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2006年,他在自家屋顶架起22块太阳能电池板,建起了全中国第一个个人家庭发电站。当年12月10日,赵春江自己开始动手安装,三天之后,中国第一个“家庭电厂”建成。12月15日凌晨零时正式开始运行,并且送入电网。但是,他自己发电,但却要额外支出电费。
在2013年1月以前,赵春江家所发出的电全部都是无偿输入国家电网。之后才按照电价回购,后来又有了补贴,一年下来卖电加补贴大概一共拿了2000多元。
如今个人屋顶光伏发电的总价一般也就在6万左右,而当初设备和造价那么高,赵春江毅然投入,这样的魄力让小编实在佩服。
2014年5月4日,上海地方光伏补贴政策终于正式对外公布,根据新版《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金额为工商业用户0.25元/千瓦时,个人用户0.4元/千瓦时。个人光伏发电的“赚钱能力”终于得到大幅提升。
【姓名:任凯;地址:北京;发电功率:3千瓦;总投资:4万元】
我的一小步,分布式光伏一大步
通过微博发表对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看法,“晒”一“晒”自家光伏设备的发电情况,已成为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任凯的日常习惯。今年3月中旬,他与国网、地方国税局多番协商,终于拿到北京市顺义区国税局代开卖电发票的心情,写下“我的一小步,分布式光伏一大步”。
2008年从某手机品牌跳槽到光伏应用材料公司后,任凯的生活就跟新能源产生了关系。2011年,一个光伏屋顶就在他家建成了。2012年9月,《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使得任凯发现,除了发电自用,还可以卖电给国家,但当时只能按照北京地区脱硫煤电价的4毛钱一度卖给国家电网。而后又遇到无法开具发票等一系列难题。
任凯曾说:“个人补贴政策的出台不可避免。以前,我国90%的光伏产品靠出口,自己却没有享受到光伏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迫切需要打开这个市场。由于自然人不在审批范围之内,而1元/度的上网补贴电价只针对大型地面电站,所以我只能等政策。”
2014年4月16日,任凯在其博客中说道,他家的3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自2013年1月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2705度,按照国家光伏度电补贴标准(每度电0.42元,扣17%增值税后,每度电0.359元),应得补贴971元,且光伏上网电费和补贴均已拿到。上网电费由国税代开发票,未扣税(因单次金额不超过500元)。补贴无需发票,扣17%增值税。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居民光伏系统的上网电费和补贴领取手续整个打通。我所争取的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身后千万个潜在居民光伏消费者的利益。”
正如任凯说的“我的一小步,分布式光伏一大步”,他的实践和呼吁真的带来了光伏业的一大胜利。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