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授信中有不少资金会用在光伏企业的贷款中。而且,国开行的贷款也可能更倾向于轻资产如光伏电站项目,而对于重资产(不论是多晶硅,还是硅片和电池组件生产),目前通过授信再下发的贷款仍然不宽松,这与之前多家光伏企业宣布倒闭、无法全面清偿银行大额贷款的“前车之鉴”密切相关。
2011年之前,光伏行业发展高峰时,银行对于光伏项目的自有资金、母公司担保等方面要求都相对弱化,这也可以从无锡尚德与多家银行有贷款来往且没有抵押的这一点中看出。但是近3年,国开行以及其他银行对于收益、风险等的评估都要相对严格。
某大型光伏公司财务内部人士梁先生透露,目前大量贷款是直接拨付给光伏电站的,这也就是俗称的“项目贷款”。对光伏电站项目,贷款拨付的前提就是此项目需要有8%以上的内部投资回报率,如果再加上银行贷款的杠杆作用,有的光伏电站项目就能达到20%甚至30%的内部投资回报率,这是有吸引力的。
其次,风险方面,银行为了防止电站项目出现问题,通常会进行专款专用。举例来说,一个5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需要建设,其从供应商那里购买了原材料,建了15兆瓦的规模,就可以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以往,银行可以直接把钱先打到光伏电站投资方的账户上,投资方又可以将资金停留一段时间,再拨付给供应商。但现在银行则强调“专款专用”和及时性,贷款从“银行—电站投资方—供应商”的周转期不超过2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电站投资方拿贷款去投资一些短期收益产品,避免出现资金流失。
一个电站通常的资金比例是30%自有资金、70%银行贷款。而现在,不少银行实行的是“55”或者“64”政策,从而减少敞口风险。
为规避风险,银行还会对电站项目投资方的关联方进行全方位的查询。比如,顺风光电如果要从巨额授信中拿到国开行贷款,那么国开行有可能会让其提供关联公司的担保。银行会从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征信系统中对这一担保方的或有负债、借款等数据进行排摸。
在国内遍地开花的光伏电站项目中,有不少资金都是来自银行贷款。而银行也会将这类光伏电站的在建资产(或者建成的固定资产)马上拿过来作为抵押物,以确保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失。另一家光伏公司财务总监向本报说道,银行也几乎都喜欢已经拿到路条(获批建设)的电站项目,这也是为何各方都在抢夺每个省“路条”资源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