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于2月10日举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在年会上表示,地方政府竞争确实极大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合理性。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这样的竞争扭曲了市场配置作用,压低了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空间。目前,地方保护,地方竞争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重要根源。
以下是文字实录:
宋晓梧:一根据会议的安排,我想接着刚才杨伟民同志讲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重大的理论上飞跃进步就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实际面临的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
我觉得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就是,现在要素市场存在的问题比较大,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第二地方政府竞争产生了市场风格。市县一层究竟谁在配置资源?这个问题可以深入研究一下。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
前一段高度增长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过去分析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主要关注中央政府职能的转变。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值得重视。十年来,这个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理顺地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很迫切的。地方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的分歧不大。
至今地方政府在层层下达GDP,投资,招商,项目等各种经济指标,有的意志下达到街道,有的到了民主党派。由于地方政府实际充当了资源配置的主体,宏观调控被扭曲为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中央指标往往在执行过程中落空。是不是前一段是这样的,现在有所改变呢?
现在看有一点改变,但是总体改变不大。咱们以去年的情况为例。东西部的一些城市,仍然为了完成去年的稳增长,把它作为一个目标,开展招商引资的百日竞赛等等,下各种指标考核干部,按月度排名,组织多少招商小分队。这样的情况,怎么样能够落实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现实的情况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个反映各个地方的增长指标和全国的经济增长指标。
地方政府竞争确实极大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物资匮乏的时候,大家希望经济总量增长快一点,当时考核的办法,也是激励GDP增长的,这个不要一概都否定,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合理性。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这样的竞争扭曲了市场配置作用,压低了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空间。
由于前一阶段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也在总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什么原因使它长期高速增长的?他们提出来是中国模式的问题。有人提出中国模式和欧美模式有区别,但是和亚洲四小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非就是集权体制,加自由经济和廉价劳动力。一些经济学家论证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恰恰是地方政府的竞争,这与欧美都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