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登上一架飞机,看到前面的乘客在经过舱门后向左转时,都曾有过嫉妒的感受。他们去到的地方充满了免费的香槟和更像是气动床的座椅。而我们却向右转,并祈祷着座位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双脚着地,而不是狭小得让人恨不能砍掉一段大腿骨或是挖掉一片膝盖骨。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只有少数的人能够享受这种空中奢华,而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会被塞进经济舱中。
再回到太阳能的世界中,整个情况却是完全相反的。经济舱级别的光伏组件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频临灭绝的物种。曾经将投资者拒之门外的国内产品占比规定正被逐步废除。各类认证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质保成为重中之重。在当下的合并浪潮中,无用的花架子被淘汰、关于物美价廉的说法也正被揭穿。正如一个英国光伏分销商日前向笔者所表示的:“便宜就是贵。”
确实物有所值的效率与质保意味着银行可贴现性。没有人希望自己开发的项目最后功亏一篑,成为技术危机所依附的无用之物。看看那些在美国注定失败的太阳能新兴企业是如何在该产业的竞争产业中成为宠儿的,就知道了。
对于更加质量的追求趋势可能在中国市场是最为明显的。
多晶硅领域内对企业的洗牌被称为“一场扑杀”,新的规则让所有企业都难以为继,但拥有最现代、最具效率的生产线的企业却能够逐步将最优质的产品扩大生产,直至恢复运营。
中国表示,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商”。这其中更多的是政府所促进的发展,而非市场机制和自然选择。
在欧盟太阳能贸易联合会在今年早期进行了相关调查后,中欧之间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对其组件制造商进行同样发展的绝佳机遇。
该协议中的零部件配额被中国机电商品进出口商会(CCCME)所瓜分。而关于该协会怎样进行分配的具体细节则极为含糊不清。
“我的理解是,部分配额——大约有65%,将按照历史出货量记录来分配,而剩下的35%则将根据其他因素来决定。因此我们应该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合理的配额数量,预计揭晓来的几周内就能知道具体数量了。”他表示。我们目前仍在等待中。
天合光能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在十月份时曾表示,地方政府需得停止对陷入困境的太阳能制造商进行救市,并开始让市场淘汰出优胜者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三年内完成各种合并,从而使三到五家企业拥有总量为70%左右的市场份额,那么整个产业将处于一个更为健康的态势。”高先生在韩国参加世界能源大会(World Energy Congress)时表示。
具有高质量的优质产品总是会在市场上找到安身之处的。中国的顶级制造商正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新的现代化产能,并同时控制住价格走势。
当上述两家中国制造商在市场中大展拳脚时,那些只希望能够在成本上获得竞争力的小型制造商却仍旧挣扎在寒冬之中。而这种天合光能首席执行官高先生所预计的状况很可能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市场,同时很可能会延伸到其他市场上。
很多国家在招标过程中都设置了雄心勃勃的价格目标,但这些市场可能会被屏蔽在外。
对于受成本趋势的小制造商来说,还有一个值得争取的市场就是利用本地生产条款赢取国内项目。但现在此类条款也正变得不受欢迎。
IHS市场调研公司曾警告称,沙特阿拉伯所实行的本地生产条款可能会阻碍该国市场发展进程。同时,分析公司Mercom也曾表示,印度所规定的本地生产条款使得投资商们不愿长待。
“由于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政府均急切地希望吸引到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而印度在反倾销诉讼和本地生产条款等方面却向投资商发出了错误的信息。” Mercom的首席执行官Raj Prabhu在今年八月接受PV-Tech采访时表示。
Prabhu先生同时指出,一些制造商的产品缺少质保条款,也使得本地生产条款变得更加难以接受。
乌克兰所实行的本地生产条款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该国许多企业旗下产品并未获得认证,而公司本身也未获得关键投资商的任何。
同时,对于拥有完善服务经验的优质电池板和中等质量电池板的需求正不断增长,此外,持续下跌的技术成本、逐步成熟的融资选择和日趋稳定的政策等因素也都推动着此种需求的增长。
这些廉价的光伏产品最终会被遗忘在货架上,就像行李传送带上的最后一件孤独的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