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山西省“十二五“总体规划下,大同市亦确立了传统煤炭产业、新兴产业占比合理的经济结构,计划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
由于山西侏罗纪煤储量锐减,加上更严格的开采控制,依托侏罗纪煤的传统资源型经济已不可能维持,“转型就是要把侏罗纪煤的开采量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大同市发改委综改办副主任薛斌近日向记者一语道破“煤都“大同转型的秘密。同时,大同启动了发展新兴能源的转型之路。
记者近日在大同调查了解到,包括“煤制天然气“、“协和太阳能光伏项目“等新兴能源项目已成为此次大同市转型投资最多的项目,可谓转型“重中之重“。
目前,大同装备制造、医药等项目进展显著,不过受土地、技术、利润等因素制约,新兴能源项目尚未取得明显进展,大同经济转型方兴未艾。
市场倒逼经济转型/
大同的转型是在市场倒逼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过来的人可以说心知肚明,不能光把煤炭当成摇钱树,必须发展非煤产业,大同也好,山西省也好,思路很清晰。煤炭上来后,大家都不愿去转型,因为它利润高,暴利,这次也可以说是市场倒逼转型。“薛斌说。
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不复存在逐步成为现实,来自蒙古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的进口煤炭和我国内蒙古煤炭已经对山西省煤炭产业构成竞争压力。记者在大同采访也获悉,本地居民生活用煤不少已不再使用大同煤、山西煤。
薛斌表示,从储量上看,山西省侏罗纪煤储量的确正在锐减,但另一方面其他低热值煤储量仍然巨大,目前尚未充分利用起来,但技术上已具有开采利用能力,因此大同仍具有相当资源优势。
不过,转型是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山西省最先有动作,早在2010年11月,国务院就批准山西省作为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记者获得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显示,从“十二五“开始,山西省改革目标分两步走:其一,“十二五“末,山西省经济对煤炭资源依赖将得到明显降低,初步成为国家新能源基地、全国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中西部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其二,到2020年,支撑上述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同步基本建立,预计2040年以前,新经济结构全面建立。
2012年8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西省转型综改总体方案,不久,大同市也编制了“十二五“末三年的综改试验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事实上,大同市综合改革秉持的“以煤为基“具有双重意味。一方面如“煤制天然气“项目将利用大同低热值煤资源,山西省一级已获得低热值煤资源利用审批权限。另外,刚刚遭遇煤炭经济困境的大同在恢复的同时上项目,则必须借助资源换项目。
“成本上看,我们没有其他资金,投资方来了后要依托煤炭上项目,就必须得给人家配置这一块资源,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它的后续发展。没有资源,哪来的项目?“薛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