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只有火药味没有硝烟 光伏谈判背后的中欧贸易攻防

发布时间:2013-08-05 09:26:25

索比光伏网讯:中国加入WTO以后遭遇的最大一宗反倾销案终于在2013年7月末及时刹住了车。

7月27日,中国与欧盟委员会达成协议,中国的光伏企业只需遵守价格底线和规模上限,就可以避免缴纳欧盟的高额反倾销关税。这一协议将中止近一年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并有望将和平维持到2015年。

据商务部统计,过去的10年间,中国总共遭遇了842起外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736亿美元,而仅欧盟在2012年对中国光伏电池板发起的这次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涉案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7月2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来访的卢森堡副首相阿瑟伯恩时称赞这项协议“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随着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底首访欧洲时的高调斡旋,这场最初鲜为人知的贸易纠纷演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外交事件。尽管双方随后的贸易攻防不乏火药味,但是最终,谈判还是比“贸易战”更具吸引力。

“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成员国应该恪守自己的角色,这意味着不要和中国或其他国家进行双边谈判。”

2013年7月29日,在协议达成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欧盟委员会(欧委会)贸易委员卡洛-德古赫特(KarelDeGucht)不点名地批评了德国总理默克尔。

为了照顾本国业界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位欧洲的“铁娘子”在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一开始就站在了中国一边。

2013年5月底,李克强在德国访问时,默克尔曾高调表态:德国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在布鲁塞尔同期访问的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副部长钟山也对德古赫特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欧盟如果坚持征税,“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只有火药味没有硝烟 光伏谈判背后的中欧贸易攻防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