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的高潮和低谷阶段,我多次走访这些企业的当家人。2010年,在中建材设在苏北一家中等规模的硅业生产基地采访,当时的企业负责人开心地告诉我,一天的利润是一辆奥迪A6,但针对当时的行业过热,已隐约觉得不妙。2011年8月,他再见到我的时候说,价格跌得稀里哗啦的,过剩以后必然是价格血拼,每天亏一辆奥迪8。而从2012年开始,90%的企业已经停产,尚德已考虑进入破产程序。
这两年,从传统钢铁行业的全行业亏损,到以光伏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被关门打狗,近乎全军覆没,如果把板子都打在欧美的“
双反”上,是不尽在理的。
光伏和钢铁行业一样,因投资和产能巨大,对地方经济规模的“加分权重大”,各地都想象“大上钢铁”一样,大建光伏园,这种政策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在短时间集中强大的动员能力。
在全球经济向好时,能依靠低成本优势、出口补贴,通过外部市场来消化吸纳过剩产能,靠退税维持赢利。而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后,外部市场迫切于财政压力“补不起”了,而再工业化过程中,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需要,欧美双双翻脸,举起“双反”大棒。
经济下行,需求萎缩和全行业超高投资率形成的产能过剩相互强化,这时天量的过剩产能会让相关产业变成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貔貅——只吃不拉。当然,神兽貔貅不会憋死,而光伏企业却一茬茬地生不如死——没有神力相助,“出不去”的终结命运只会给憋死。
2012年冬天至今,我国大部分地区为雾霾天气所笼罩,最严重时PM2.5超出正常值几十倍,环境污染严重与我们长期依赖化石能源有直接关系,面对不断增加环境压力,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应用应该是水到渠成。
在欧美国家,光伏产品进家入户上网是十分便利的事,它能极大地节约化石能源,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这些年的光伏运动中,我们以一以贯之的国际主义精神,把高污染和高能耗留给自己,把物美价廉的清洁能源奉献给欧美。就是这样,人家还不领情,此次中欧光伏争端,
欧盟真正想要的是“中方以价格承诺的方式提高警惕产品在欧洲的价格”,这让中国光伏业成为群体性困兽。
有人说,既然出不去,那就自己用呗。目前垄断僵硬的能源管理体制下,有那么容易吗?以工业和能源消耗大省的江苏为例,去年用电量是4000多亿度,煤炭消耗了2亿多吨,而其中清洁能源比重极低,光伏发电只占五千分之一。
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就在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性反倾销税的当天,有消息称,扬州江都区丁伙镇居民朱启杰自建的光伏电站正式向电网售电,扬州供电公司与他签订了购售电合同,这是江苏电网首次吸纳个人光伏发电,朱启杰因此成为江苏省个人建电站“第一人”。
有报纸以“我家的电卖给国家电网了”为题进行报道。江苏电网按0.46元/千瓦时接纳个人光伏发电量,朱启杰将全部电量出售,两天收入24.84元,按0.46元/千瓦时计算所发电量全部上网可获得3220元,15年才能收回,还不包括设备损耗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