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规模不经济”时代的阴影——光伏企业规模应该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3-05-22 12:43:10

第三次扩产革命?

除了2012年,光伏行业似乎一直都在扩产,但2008年以前可以说是无脑扩张。笔者认为光伏业有三次最具争议的扩产革命:

第一次,2009年金融危机施虐之时,一批中小企业退出,而包括林洋(韩华新能源前身)陆永华这样的行业巨头,也逐步淡出光伏圈。但这时另外一批企业却在扩产,有成功,有失败,尚德、英利、天合等企业在熬到2010年后春风得意,LDK却由于2007年的“库存门”事件和金融危机,在仍然实施原定的近乎疯狂的扩产后,陷入重重窘境。

第二次,是在2010年底,过剩苗头出现,但业内仍然拼命扩产。即使是被认为是行业最清醒者的苗连生,在2010年就预测未来几年将是行业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未能免俗。到2012年底,中国企业将产能达到了惊人的45GW,是2009年的700%。这次扩产没有赢家,也是2012年光伏业全线亏损的主因。

第三次,也就是未来一年内可能出现的扩产潮,大企业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挤压对手生存空间而做出扩产选择。昱辉CEO李仙寿就在微博中称抢占国内市场是为了给对手的一剂毒丸。

从这几次出现的和将出现的扩产潮可以看出,无人可以幸免。即便是追求稳定发展的企业,也在这几次狂潮中冲击得遍体鳞伤甚至一命呜呼。光伏发展如同登山遇到泥石流,往山上登顶虽然危险,但向下却有更大几率被狂流淹没。早期的云南天达、哈博、珈伟太阳能等企业,现在已经很少看到相关企业的消息,珈伟太阳能更是主要以给Sunpower做代工为主。其中哈博还是在锦州做了雄心勃勃的500MW的光伏组件计划,但受资金、行业变化等因素,在一期投产后再无新动向。

总结三次扩产革命的要点:第一次追求规模效应成功、第二次同样追求规模效应却失败,而第三次,则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活下来。

图2:英利电池车间工人为机器上装硅片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规模不经济”时代的阴影——光伏企业规模应该有多大?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