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何为分布式光伏发电
所谓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小规模发电模式。分布式发电被国外普遍采用。在德国,光伏发电已占其电力使用的4%,其中分布式发电的光伏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许多居民屋顶都安装了光伏发电,剩余电量卖给电网公司。而在我国,由于建设成本高、居民家庭发的电无法并入国家电网这两大“瓶颈”,使得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国家电网公司在颁布的《意见》中承诺:国家电网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并网验收和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按照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量;对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项目接入公共电网的部分也由电网买单,用户仅需自己投资光伏发电设备以及自用部分少量电缆线路投入。发电项目投运后,电网将按照计量器,发电量可以全部自用,余电电网将全部收购,电价可享受政府的光伏补贴电价每度1元,用户不足电量将由电网供应。
国家电网《意见》的颁布,打开了长期阻碍我国分布式光伏太阳能发展的障碍,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个人的发电厂”广受关注
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研究员是“家庭光伏发电第一人”。2000年,从国外学习回来的赵春江在校园里建了一套1.5千瓦的光伏发电实验系统,取得成功。那时,他就想,实验虽然成功了,但应用才是目的。他最终决定在自家屋顶先进行试验。2006年,他投资了大约15万元,从国内外采购材料,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自家屋顶建了一套有实用功能的3千瓦光伏发电系统。
“家庭光伏电站”火过一阵
2007年初,笔者第一次走进赵春江家,那时他的家庭发电站刚落成发电不久。看着阳光下光伏转换为电能,电流表缓缓旋转时,赵春江的脸像阳光一样灿烂。当时他家只装一个电表,家庭用电网的电,电表要转,用自家光伏发出的电,电表同样要转,结果出现了免费向电网送出绿电还要多付钱的怪事。后来赵春江又加装了一个电表,分开计电量,再加装了一台蓄电池,将多余的电储蓄起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报率先报道了赵春江的“家庭光伏电站”后,参访他家的媒体蜂拥而至,赵春江也因此赢得了“家庭光伏发电第一人”的美誉,“一个人的发电厂”广受关注。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赵春江的“家庭光伏电站”更火了,不仅有媒体采访他,还有一些太阳能光伏潜在用户来咨询,更有不少厂商来洽谈合作。之后,中央电视台又把赵春江请到北京专门做了一期“小崔说事”,声名更是大噪。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对家庭光伏发电站建设的热情,在一家太阳能企业的协助下,赵春江在自家附近开了一个“太阳能超市”门店,接待前来咨询的人们,力求建立一个集科研、设计、安装家庭光伏发电为一体的全新企业,把光伏发电推向千家万户。
“太阳能超市”开业那天,本报笔者 再次采访了他。在这个面积仅有100平方米的超市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陈列着从硅原料生产至发电系统等光伏发电五大程序的工业产品,从小至微瓦级的为孩子们设计的光伏汽车、光伏风灯,到兆瓦级的独立式光伏发电应用系统,一应俱全,而且所有工业生产程序和应用商品,均附有详细的介绍和代表性的产品或图片。它既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光伏超级市场,又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光伏知识的展示窗口、科普前沿阵地。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