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光伏奇迹”背后 国有化救助本质是伪救赎

发布时间:2012-10-24 10:09:52

索比光伏网讯:有一种学派认为,企业的优势应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和管理,政府不应直接插手企业间的竞争,更不应帮助企业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然而回顾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泡沫之前政府的偏向性政策,还是泡沫之后政府的国有化救赎,中国光伏企业和政府之间始终牵扯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这确令西方人有理由对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怀疑。

但既然行已至此,如何尽快找到突围之路才是当下之重。

“光伏奇迹”背后

自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改革或者复兴计划都将新能源作为重点对象,光伏业更是明星中的明星,各国都对自己的光伏企业寄予厚望。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全球光伏组件供需严重失衡后,国际市场上光伏组件的价格迅速下滑,欧美本土光伏组件和电池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直至很多企业亏损倒闭。这些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欧美企业中,很多也都是被欧美国家领导人以及产业界寄予厚望的明星企业,如Solyndra、Evergreen、Qcell等。

全球光伏产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中国的产能急剧增长。据估算,目前中国的组件产能接近40GW,而去年全球的光伏组件需求量不过24GW。

就在5年前,中国的光伏组件产能不过区区3GW,还不及目前尚德一家企业的产能,5年内,产能整整增长了13倍。

中国“光伏奇迹”的背后一直有着政府的影子,这也成为欧美市场监管者眼中,中国光伏行业的“原罪”。

在光伏最疯狂的时候,几乎每个省市的开发区都有光伏产业园,每个地方政府的招商团队都在想尽办法吸引光伏企业落户。政府不仅提供廉价贷款、廉价土地和电力,还帮助企业招工,建设基础设施,甚至还有地方政府赠送当地房产给光伏投资者。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光伏奇迹”背后 国有化救助本质是伪救赎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