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金证券》刊发的《云南锗业超级订单竟是全球产量两倍,疯狂背后暗藏内幕》一文引起强烈反响。不少投资者在惊觉天大利好的同时,一个巨大的疑问也随之而生:“公告发布后,为何公司股价毫无表现?”
多位基金人士对记者实言相告,“凭空冒出一个这么大订单,就怕"有毒",A股市场订单骗局并不少见。”
不过云南锗业(002428)与汉能控股集团内部人士双双信誓旦旦称,“这个订单真的有”。不过,面对漫长的供货期、“潜伏”的产业风险,云南锗业能否顺利品尝这一饕餮大餐,着实让人捏把汗。
超级大单玄乎吓住基金
总经理见好就收忙套现
6月6日,云南锗业及全资子公司云南东昌金属加工有限公司与汉能控股集团在云南省昆明市签订了《锗产品供应合同》,由东昌金属向汉能集团供应共计375吨二氧化锗产品,供货期限自2012年至2018年。
据公告,该合同将为云南锗业带来“不菲”收入。按2012年6月份供货价格计算,2012年度本合同将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1.06亿元,占2011年度销售收入的38.97%;2013年度本合同将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2.12亿元;2014年至2018年,合同每年将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5亿元。
突然而来的375吨二氧化锗大单,若折算成金属锗,相当于2011年全球产量的两倍多。受此影响,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国内锗价开始快速攀升,月涨幅高达27%,二氧化锗同期也上扬14.68%。
奇怪的是,点亮低迷锗市的超级订单,并未拯救公司股价于水深火热。6月7日消息公布时,股价高开逾7%后,便迅速回落,尾盘仅收涨1.42%。其后股价更跌跌不休,直至本周才跟随大盘有所起色。
市场资金为何对超级订单态度冷淡?“毫无征兆冒出这么个大单,供货期限高达8年,双方又是首次合作,总觉得玄乎,不敢大胆杀入。”基金人士对记者坦言。
此外,两家公司进一步合作内容包括:公司拟向汉能集团出售全资子公司东昌金属部分股权,同时入股汉能集团拟设立的锗烷深加工公司。但云南锗业同时表示,“如进一步合作未能顺利进行,公司可能会按照相关条款的规定终止本合同。”
尽管此前云南锗业证券部人士对此的解释为,“汉能集团怕我们供不上货,干脆汉能入股大家长期合作,公司也想借机进入下游行业”。但他也表示,“具体的合作形式,双方还在谈”。这意味着,一旦双方谈崩了,超级大单也可能沦为幻影。
与此同时,公司高管急忙借着利好套现,更让投资者忐忑。6月13日-15日,云南锗业董事兼总经理吴红平减持公司股票59.5万股;7月9日-7月11日,同样是在三日内,其再度减持38.3万股。记者粗略估算,吴红平总计套现2200万元。
云南锗业说“合同没问题”
汉能称375吨用量“只是估算”
昨日,云南锗业证券部人士对记者称,“合同肯定没问题,供货量大并不能成为质疑的理由。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公司已签协议,确保自身权益。从现在开始,每个季度结束的前5个交易日内,公司会披露订单的完成情况。”
至于高管减持风波,他解释:“高管减持是他自己的决定,与公司经营无关。况且,减持是公告出来以后发生的,也无关内幕交易。”
合作的另一方汉能集团内部人士也承认确有此事,“云南锗业供给我们的锗,用在非晶硅薄膜电池中的硅锗薄膜层上,这是近年来开拓出的新兴应用。”
2009年,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闯”入太阳能薄膜领域。其官网披露,“集团在四川、广东、海南、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投资建设太阳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到2012年,预计各基地总产能将达2GW(1GW=1000兆瓦)。届时,汉能控股集团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云南锗金属比较丰富,加上汉能在当地也有投资项目,所以选择了云南锗业。375吨二氧化锗,这个量还会动态调整,我们只是估算,5年之内这个量应该差不多了。”
低成本却难敌晶硅电池
原材料暴涨是福是祸
深圳某券商行业研究员表示,“近年汉能集团在太阳能薄膜领域摊子铺得很大,雄心勃勃。这个超级订单应该有这么回事,我们担心的是能否顺利兑现。”
据介绍,光伏领域一直存有薄膜电池和晶硅电池两大技术路线之争。目前,晶硅电池产品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汉能集团偏偏“不走寻常路”,坚持搞硅基薄膜太阳能。薄膜太阳能技术在晶体硅价格高企时横空出世,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价格低廉,致命弱点为转换率低,仅有10%左右。
对此,前述汉能集团人士并不讳言,“近期光伏行业不景气,晶体硅价格下滑。不过,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和坚持自有技术,汉能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将成本做至业内最低。”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年底汉能高层宣称其光伏组件成本约为4元-4.5元/瓦,但目前晶体硅的成本仅为3元/瓦,薄膜太阳能并没体现成本优势。不过,今年6月,汉能集团收购德国太阳能电池巨头Q-Cells子公司Solibro的股权。Solibro生产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具有全球最高的模组转换效率,达到17.4%,产能位居世界前三。
对此,汉能控股内部人士解释,“公司正在尝试多几条腿走路。”
而据研究员草根调研的情况,目前薄膜电池生产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若是锗价快速上涨,硅锗薄膜电池可能会因成本过高而导致发展停滞。“二氧化锗价格涨至8000元/公斤以上,将会使非晶硅锗薄膜电池失去竞争力。”目前,二氧化锗价格已跃至6500元/公斤左右。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汉能集团对外宣称旗下6个制造基地投产,但上述人士也承认,“目前主要是公司自己消耗,以后会对外销售。”
“汉能对薄膜领域进行过风险评估,薄膜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产业。”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称。只是,如今云南锗业也搭上了这条“冒险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