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是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招,但美国仍然乐此不疲,为了拯救深陷泥潭的本国光伏企业,美国向中国光伏企业抡起大棒。
5月18日下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这是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产品征收的最高反倾销税率。美方统计,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其中我国强制应诉企业的税率为尚德2.9%,天合光能4.73%,其他获单独税率资格的企业税率为3.61%。
从国际惯例可以发现,反补贴一般的税率都比较小,而反倾销的税率则会很大,甚至有征收100%税率以上的案例。
6天后,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等几位光伏大佬齐聚上海,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在此召开。会上阐明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国反倾销初裁裁决的立场和应对举措,并准备抱团取暖,成立了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
当这个行业整体瑟瑟发抖的时候,一个傻子都能赚钱的时代在逐渐过去,这多少意味着,曾经草莽并起的光伏行业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几板斧砍来
“这是美国分化中国光伏企业的策略。”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告诉本刊。
其实,对光伏制造业补贴最多的,恰恰是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本身有绿电配额法案。依据绿电配额法案,美国的电力公司会对光伏发出的绿电给出更高的上网电价。美国的很多州还通过基金或者返税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鼓励。
然而,美国推行两套标准。美国光伏反倾销调查的最终结果原本计划于今年5月17日公布,然而,时至公布之日,美国却又把此结果推迟至7月与仲裁一起公布。这是由Solarworld等7家起诉公司共同做出的决定。
对于这一推迟策略,有专家称这是美国的叵测居心:反倾销调查结果若与仲裁一起公布,那就是板上钉钉的既成事实,中国企业将无回天之力,同时,给欧盟的光伏双反调查立案留出时间。
下一步,战火可能烧到欧洲。英利一位高管告诉本刊,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意义不同。失去美国市场,我们的生存可能会艰难一点,但如果失去欧洲市场,那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我国很多企业都将欧洲作为第一市场。阿特斯、尚德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半左右。英利一直坚守的德国市场也属欧洲。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