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这个曾经的明星产业在2011年3月就像遭遇了西伯利亚的冷风一样,迅速入冬。各中小企业纷纷或倒闭或减产,行业巨头也不得不裁员自保。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光伏市场急转直下的行情,首先冲击到的就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而对于全国首届太阳能光伏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意味着艰难的抉择。
2005年前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支撑产业因其突出优势而迅猛发展,光伏技术人才匾乏问题进而凸现。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在此形势下于2008年10月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在大学设立的光伏学院,2009年金秋,通过专业分流,全国第一届太阳能光伏专业本科班正式诞生。太阳能学院与江西及全国多家世界级光伏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联系,承担了江西省光伏技术创新团队建设重大项目和江西省高校光伏材料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光伏企业合作成立了“南昌大学-LDK太阳能研究中心”、“晶科能源材料研究所”。与著名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建立了全面合作联系,设立了“2+2”联合培养计划和奖学金;是江西省光伏材料技术创新团队项目主持单位;江西省高校光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江西光伏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欧洲新型单晶薄膜电池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成员单位。
诸多的“第一”,让每一个太阳能光伏专业本科班的同学都颇为自豪。在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当其他专业的学生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招聘会现场,他们的自豪有了更为切近现实的意义。太阳能光伏所具有的新能源产业和朝阳产业的属性,以及彼时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中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势头,决定光伏班的毕业生都成了各光伏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然而,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突如其来的美国“双反”以及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德国不断调低太阳能光伏补贴额度,让陷入寒冬的光伏行业瑟瑟发抖。那么,身处这个行业的光伏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生存状态怎么样,他们后悔过曾经的专业选择吗,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他们有什么样的态度。
生存状态
作为工科生,太阳能光伏专业的大多数就业的学生无非是进入了光伏企业。他们多数工作在一线,少数奋战在企业或者相关机构的研发中心、技术研究院。在外人眼中,既然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光芒万丈的明星产业,那么其中的从业者待遇自然非同一般。
其实不然,由于光伏产业前期的暴利以及疯狂扩张,极大地推高了相关生产设备的价格,使得企业前期投资远超传统行业,这一点可以通过光伏企业的资产负债比普遍偏高得到佐证。且光伏行业一直两头在外,中国企业所扮演的更多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制造。当整个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时候,中国光伏企业尚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是随着行情的急转直下,实力弱小的企业纷纷倒闭,行业巨头也开始裁员减薪,使得本来就待遇一般的从业者有苦难言,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专业本科班的毕业生也黯然伤神。
曾在晶科能源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工作的袁文吉坦言,由于生产需要,要经常倒班。经常性倒班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严重可引发生理紊乱,滋生各种亚健康,并致使人容颜早衰。当笔者在线采访他,提及这个问题时,他苦笑着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个行业的一线工作者都是这样的状态,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看起来像三十岁的大妈……这是我有史以来最为努力的状态”。
不少光伏班的毕业生选择了离开。曾经在浙江一家中小企业工作的贺新已经到深圳做起了软件销售;而曾效力于特变电工新能源的温珍宝业已离开技术领域,从事光伏逆变器的销售工作;还有不少到其他行业开始从事了采购、管理方面的工作;徐茂甚至转行到了机械设计。
仍然看好光伏
当然,就像每个故事里都会有那么一些坚守者一样。虽然光伏行情好转的迹象尚不明朗,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坚持自己的选择。现就职于南京中电的龚青认为,光伏行业不景气是暂时的,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危机是长期的。随着传统能源的价格上涨和日益枯竭,新能源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低位。自去年国家公布上网电价之后,国内光伏市场风起云涌,2012年的装机容量被多次提升。所以即使光伏市场暂时不景气,他还是愿意继续坚守,等待行业春天的到来。
即使是那些已经转行同学也仍然看好光伏的发展前途,只是他们坦言,对于一个行业来说,经历三五年的危机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三五年意味着很多,所以他们退出这个行业也实属无奈。当问及他们将来是否还会进入光伏行业工作时,大多数人表示,只要行情好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并发展自己的事业。(作者/艾振强)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