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金融资本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2-01-10 15:22:39

索比光伏网讯:中国光伏企业必然将在行业洗牌的“阵痛”中走向新生,品牌合并,技术升级,规模发展必将成为光伏企业一致的选择和出路。见证了光伏产业的辉煌和阵痛之后,金融机构如何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更大的发展动力,关系着这些光伏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市场发展速度,也会给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间接的影响。

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议,2011年12月9日,国家能源局再次向外界透露,《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已由原来的“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0GW”上调50%,至15GW;事实上,相比较最早流传的“5GW”目标,光伏“十二五”目标已经连续上调两次无疑,金融业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需要更长远的眼光来解读国家政策,把握大势,联手光伏产业的佼佼者,共同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临政策利好

作为朝阳产业的我国光伏产业,在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推动下,近10年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岁月,在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并诞生了尚德电力、英利集团等诸多世界级的多晶硅电池制造企业,和像汉能控股集团这样专注薄膜技术、贯穿光伏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的光伏龙头企业。2011年由于欧债危机、美国“双反”等外部因素,多晶硅企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寒冬”,而这也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所必然面对的阵痛。

清洁能源关系到国强民富。兼具“战略新兴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双重光环的中国光伏业多年来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离不开国家频频出台的倾向性政策。

早在2006年,我国就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太阳能“上网电价”的概念。2010年上半年,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金太阳示范项目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对示范项目中关键设备的补贴最高可达到总价的70%。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背景下,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产业5年发展规划。其中,与光伏产业直接相关的是国家能源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信部的《“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目前这两份规划稿均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审批通过。

根据已对外界公布的内容,国家能源局提出要推动“太阳能城市”和“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巩固国际竞争力,保持占有国际市场40%~50%,形成10家左右年产能1GW以上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工信部则提出要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提升生产工艺,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并实现太阳能发电“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金融资本大有可为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