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和基本原料多晶硅价格不断跳水。在全球光伏行业居领先位置的中国光伏企业,如何应对严峻形势?
一度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似乎在一夜之间进入冬天。
截至11月24日,我国10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第三季度财报均发布。数据显示,有8家企业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其中尚德更是以三季度净亏损1.164亿美元高居榜首。而2家盈利的企业,利润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近七成。受到光伏市场疲软影响,不少公司股价已较1年前下降了七成以上。数月来,占全球60%以上组件产能的中国光伏产业相继有50余家企业倒下。剧烈的价格波动下,整个产业链一片低迷。
产能过剩市场萎缩贸易壁垒
三座大山压向光伏产业
进入21世纪,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常规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太阳能发电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2006年至今,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热情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光伏产业投资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仅光伏电池的产量就达250万千瓦,居世界首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多晶硅产能已超过22万吨/年,而2012年的世界预计需求不到10万吨。去年全球总共生产了23.9GW(10亿瓦)的光伏产品,而需求的新增装机量仅有16.6GW左右,中国产量约占一半。市场曾经的火爆吸引资金大量投资产能。目前,国内仅成规模的光伏电池、组件厂商总产能就已达约30GW,今年全球安装量虽可提高到20GW,但仍和总产能有相当的差距。
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欧洲,然而受到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影响,今年以来欧洲需求急剧降低,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超50%,八成以上的产能都依靠欧洲市场消化的中国光伏企业的处境更加恶化。
11月中旬,德国经济部提议将明年的新增光伏发电安装量限制在1GW,以协助控制政府对光伏发电的高昂补贴。这较市场预计的该国今年逾5GW的新增装机量大幅下降,尽管最终是否通过并施行尚未确定,但这个消息对国内光伏企业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
雪上加霜的是,10月19日,一家美国光伏企业联合其他6家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双反”调查,并征收超过100%的反倾销关税。11月初,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将可能导致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施加高税。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各国也大幅削减光伏的补贴,短期内欧洲光伏市场是难见起色。全球经济低迷也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光伏企业扩大海外市场难度越来越大。此前,曾有专家分析,认为由于产能过剩,国内光伏产业将在2014年迎来整个行业的调整,但从目前的局面看,这个调整将提前到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