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一家名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晶科”)”的厂区门口,贴上了一张红底《公告》:本公司决定于9月17日9时起,电池片生产线全部停止生产,实施整改。特此公告!
上周,这里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浙江晶科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不力,引发了一起长达三天、数千人次参与的群体性事件。
从事后的反馈来看,骚乱原本可以避免。根据当地官方证实,浙江晶科的环保问题并不严重,且当地环保部门已在5个月前就向晶科提出过整改要求。
但让人疑惑的是,作为纽交所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浙江晶科缘何会把环保部门的红头文件当作一张白纸,迟迟不予执行?如果没有此次事件,浙江晶科的环保问题是否仍将是悬在周边居民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面对疑问,政府和企业却均闪烁其词或避而不谈。
浙北第一强市的“大事件”
9月18日,浙江晶科门前的马路上,数十名当地群众和外地民工站在路边,议论着前一晚发生的“大事件”。几名头戴橙色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正忙着给厂区安装新的伸缩门,给门卫室装上新的玻璃窗。空气中依旧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袁花镇是著名作家金庸的故里,山清水秀。袁花镇所在的海宁市,向来以经济发达著称,号称“浙北第一强市”,仅在国内A股上市的海宁公司即有6家。
浙江晶科就坐落在离袁花镇政府所在的镇中心几百米处,工厂周围散居着袁花镇红晓村数百户人家。
与浙江晶科的厂区一路之隔,有一条小河。晶科事件的导火索就源于此。8月26日,连下了两天大雨之后,当地村民发现,这条小河中的鱼群几乎一夜之间全部死光。部分村民认为,此系浙江晶科排放污染物所致,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出面调查。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