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了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国内光伏市场真正启动,利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兴的浙江温州光伏产业来说,是进入国内市场一个很好的机遇,不少企业加紧“布阵”国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已有30多家光伏企业,几乎涵盖了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垂直一体化、硅片、EVA胶膜、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产业集群渐成气候
在经历了2010年光伏行业井喷式发展之后,2011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情况已经大不如预期美好。大部分企业面临着“价格下挫,无单可接”的困境,原因在于欧洲各国补贴标准纷纷降低。
而此时,光伏上网电价“国标”的出炉,被业界视为在关键时刻力挺光伏产业的“强心剂”。“我们非常看好国内市场,一直在等待具体政策与措施及早到位。”温州竞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策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筹备成立国内销售部和生产车间,还考虑在东南沿海一带建太阳能发电站。
前不久刚在新疆签下光伏项目的温州日月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平告诉记者,该光伏发电项目占地2万多亩,接下来要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据悉,此次“国版”光伏电价落地,主要是针对大型光伏发电站和日照时间充分的西部地区。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的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将成为各路资本“逐鹿”的核心区域。
近两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已聚集了30多家光伏生产企业。“温州光伏企业抓住国际市场的同时,现在也可以开启国内市场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宋金理表示,光伏发电站现在可根据明确的上网基准电价,来核算成本与利润,只要电站盈利了,光伏组件就有“生意”了。上网定价“落地”,一是有利于温州光伏产业国内市场的发展,二是会促进温州企业投资太阳能电站项目。
今年年初,温州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温州医学院(新校区)并网光伏发电站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由正泰太阳能公司承建,预计年均上网电量约65万千瓦时,每年可满足300多户家庭的用电量。
据温州市经贸委不完全统计,两年前温州市有11家光伏企业,包括天晶新能源、神硅电子、日强光伏、瑞阳光伏等,主要生产硅碇、切片、电池片及EVA胶膜等。而自去年9月以来,温州光伏企业数量增加十分迅猛,尤其是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异军突起。目前,该区已有14家光伏企业落户,去年增加20余条太阳能生产线,初步形成一条较完善的产业链。“十二五”期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形成银浆辅料生产、拉棒、铸锭,到切片、电磁片、逆变器、组装等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占地2000亩、百亿产值的“光伏产业示范区”。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