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晶澳太阳能集团公司亮出的上半年成绩单令人震撼:1-6月份,累计生产电池582兆瓦,发货582兆瓦。根据集团8月中旬公布的消息, 晶澳2010年全年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出货预期从1000兆瓦提升到1350兆瓦。这些数据标志着晶澳太阳能电池的产销量已跃居全球首位。
这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的光伏企业,从最初的一条生产线,目前已发展到42条生产线。8月12日,美国投资公司Auriga U.S.A调高对晶澳太阳能评级,从“持有”调高至“买入”,同时调高该股目标价,从5.75美元调高至8美元。晶澳的发展之快、实力之强、后劲之足,令业界惊叹。
精妙决策,竞争逼出来的“光伏航母”
跨入21世纪,煤、石油等传统能源的紧缺一次次提醒人们,如果不尽快寻找到可替代的清洁能源,人类将面临极为严重的能源危机。这是一场已迫在眉睫的能源革命,当全世界都在思考对策的时候,有一个人已有了自己的判断,他就是晶澳集团董事长靳保芳。
在深入分析全球能源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之后,靳保芳认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必将在21世纪得到长足的发展,并终将在世界能源结构转变中担当重任,成为21世纪后期的主导能源。而自己所带领的团队,就应顺应时代需求,造福人类未来。
事实的确如此,光伏产业在中国很快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晶澳公司2005年奠基成立,2006年投产运行,2007年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创造了“晶澳速度”。而此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光伏产业,这片由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构成的“蓝海”很快变成了各方比拼实力的“角斗场”。
靳保芳深谙残酷的市场规律。在光伏产业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没有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条,只能落得给别人打工的地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走向产业链高端,向高端要效益!晶澳根据这一竞争策略,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创新,使得晶澳在短时间内创建了河北宁晋、江苏东海、江苏扬州、上海奉贤四大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条从拉晶、铸锭、切片、电池到组件的完整产业链条。
前瞻性决策的力量源于“抢他人之先,做未来之事”的发展理念。2008年9月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风暴,让方兴未艾的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遭受重击。而这一次危机,却再次证明了晶澳管理层“见他人之未见”的战略决策能力,乃至最终能化危为机,让企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就在金融危机还在四处蔓延之时,晶澳公司高层却已经预见到,太阳能光伏行业经历一波调整后必将再次进入高速的发展期,因此晶澳没有放慢产业布局的脚步。
2008年落户江苏的晶澳(扬州)生产基地,也正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当年,创造了6个月内即从开工到投产的“晶澳神话”。当许多企业尚陷于金融危机泥潭之时,世界光伏市场区却已悄然启动,提前布局完成的晶澳(扬州)公司实现了高产和项目建设双丰收。到今年10月份,生产线可达到28条,年生产能力1200兆瓦,成为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基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如今,经过全球化竞争和金融危机洗礼的晶澳,用一连串的“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管理领先”告诉世人,在光伏产业这片辽阔的“蓝海”之中,一艘“光伏航母”已从世界的东方起航。
科技创新,占领制高点的“制胜法宝”
太阳能光伏作为新兴能源产业,与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相比,发展空间巨大。“只有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最后也才能占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制高点。”这是晶澳公司董事长靳保芳常说的一句话。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正是晶澳一直走在业内前列的奥秘所在。据统计,晶澳每年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高达上亿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前两年金融危机肆虐,作为世界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生产商,晶澳公司在金融危机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产品滞销、价格下滑、生产限产。但晶澳不仅没有因此减缓研发力度,而且还加快了对技术创新的步伐,也正是这份“危机中的耕耘”,奠定了晶澳今天的行业地位。晶澳公司已申请专利30余项,获得专利证书12项,为打造创新型企业夯实了基础。晶澳的研发方向瞄准了高效太阳能电池。通过技术创新,仅节能降耗一项,每瓦新产品的非硅制造成本就成功降低了15%,成为业界生产成本最低的制造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水平。
“人是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生产力,而人才则是企业中最优秀的生产力。”以人为本的创新体系,是晶澳能不断向技术高峰攀登的秘诀。
领军创新人才是创新团队的灵魂。为此,晶澳从美国聘来了领军人物——单伟博士。单伟毕业于南京大学,后长期在美国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研究,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单伟博士团队成员曾任职于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和光伏企业,在光伏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领导过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团队。
不负众望!单伟团队成功地将光伏行业的尖端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使单晶硅电池量产的转换效率迅速提升到了18.0%以上,多晶硅电池量产的转换效率迅速提升到了16.5%以上,居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该团队成员共有发明专利21项,发表论文及专著160余篇。2009年,公司申报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基于高效太阳能电池应用的低成本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产业化开发”,并承担了江苏省发改委“16.92MW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最近,该团队又作为主要承担方,承担了国家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研发工作。
不仅于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研发团队又研发出转换效率大于18.5%的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完成其他公司3年时间才有可能完成的目标。德国一家实验室对该产品检测后认为,这是一个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对于改进太阳能效能成效显著。而对于企业来说,转换效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收益就会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产品优势,让晶澳公司在国际竞争中添加了不可多得的制胜砝码。
责任担当,决胜百年的“文化动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样式,决定了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又能发展到什么高度。迅速崛起的晶澳,在努力成为世界强企的奋斗路途中还有一个梦,那就是打造百年基业,而为了成就这些梦想,晶澳用责任担当为梦想提供支撑。
“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开发新能源,创造新生活。”在晶澳,这句话经常在不同的场合被提起。晶澳一位高管介绍说,晶澳人就是要以此为己任,时刻鞭策晶澳人在新能源产业崛起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目前,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其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令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欢欣鼓舞,也坚定了晶澳以振兴新能源产业为己任的信心。
以太阳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被江苏省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晶澳借助江苏新能源产业政策,2008年2月进驻江苏后,不仅带来了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为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一个世界级的“光伏巨人”将在江苏这片发展的沃土上展现雄伟的身姿,吸引世界的目光向这里汇聚。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家起点一样,企业不仅要和国内同行比拼,更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的定位。在全球化的市场格局下,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更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这样才能紧随行业发展的步伐。 至今年9月,落户在我省的晶澳(扬州)生产基地将拥有28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200兆瓦,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之一。而整个晶澳集团也将因此形成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占全球太阳能电池需求量的1/8。
“巨人的诞生离不开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员工,他们才是企业最具活力的生产力。”在晶澳管理层看来,服务员工,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创造宽松的环境,是晶澳的“责任观”里最重要的部分,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员工与企业共成长,是晶澳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晶澳把员工培训放在首要位置。晶澳(扬州)生产基地拥有7个专业培训教室,可同时容纳700人进行培训。除了上岗培训,晶澳还为员工定制了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公司专门制定了月年度培训计划,依据每个岗位的需要,定期进行知识、技能、素质培训,保证员工能够不断更新自己。
在晶澳(扬州)生产基地,职工宿舍里除了配备单独的洗手间、提供24小时热水和空调外,还配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烘干机以及上网宽带。生活区还规划了较为齐全的生活配套区,超市、医务室、洗衣房、理发店、舞厅、餐厅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员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晶澳集团作为绿色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走在国际光伏产业的最前沿,而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绿色发展则是晶澳一直致力的方向。“为绿色护航”,是晶澳永不放弃的社会责任。
由于目前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并且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为了确保生产中水、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针对污水废气的处理,晶澳(扬州)生产基地在设备设施的建设、维护以及药剂投入方面,每年投资超过3000万元。在生产过程中,晶澳不但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各种环保标准,还不断探索废气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方法。一般工业废水处理中会使用“活性污泥培养”技术,但是太阳能行业废水营养单一,传统的活性污泥难以培养,污水处理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公司研发出了新型活性污泥培养方法,并申报专利。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晶澳不但在电池生产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且在污水处理上也站在了技术的最前沿。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这是晶澳集团董事长靳保芳的座右铭,也是晶澳给世界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冷静决策、永争第一、敢于担当,晶澳拥有海纳百川的气魄,相信不久的将来,晶澳这个 “光伏巨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