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工艺流程介绍

发布时间:2010-07-02 11:18:59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晶体硅电池及其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封装后加装控制器、逆变器等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并网发电。

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工艺流程如下:

硅片化学腐蚀处理工序:硅片经线锯切割后,在硅片表面形成切割损伤层,用化学腐蚀方法去除硅片表面切割层,同时通过腐蚀在硅片形成一层均匀的反射层,作为制备P-N 结衬底。

扩散工序:将硅片放入高温扩散炉中,通以氮气和POCL3 等气体,在高温下分解后在硅片表面形成P-N 结。

等离子去边结工序:在真空状态下,采用高频激发CF4 等离子体刻蚀边缘的P-N 结。

喷涂炉淀积SiNx 工序:在喷涂炉等离体化学气相淀积中,采用高频激发硅烷、氨气分离出氮离子,与硅片接触后形成均匀的SiNx 膜,将多晶硅片中的晶界悬挂键固定。

制作上下电极及烧结工序:通过丝网印刷在扩散后的硅片表面印刷银栅电极和铝背电极,并通过红外烧结炉,采用高温快速烧结方法制成电极,形成铝背场,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

单片测试分筛工序:在模拟太阳能单片电池分筛仪上,对电池进行测试,光电转换效率进行分档。

自动焊接工序:通过远红外加热方法,将互连条焊接在电池上,并按要求进行太阳能电池的串并联连接。

层压固化工序:自上而下接平板玻璃、EVA 胶膜、太阳电池、TPT 膜,在层压机上加压、加热并固化。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31.5%!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新突破

近日,台湾省中央研究院携手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明志科技大学顶尖学者组成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发团队,以2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31.5%的下一代钙钛矿/晶硅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2025-01-22
刷新纪录!该大学课题组年初实现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刷新纪录!该大学课题组年初实现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2025年伊始,南开大学的科研项目就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今年年初,组内实现了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袁明鉴介绍说,“这是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效率的最高值。”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1-21
基于共吸附自组装单层的倒置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到24.68%

基于共吸附自组装单层的倒置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到24.68%

倒置钙钛矿电池呈现出 “p - i - n” 的器件结构,其空穴选择性接触的 p 层处于本征钙钛矿层 i 的底部,而电子传递层的 n 层则位于钙钛矿层上方。传统的卤化物钙钛矿电池结构相同,不过顺序相反,是 “n - i - p” 布局。在 “n - i - p” 结构里,太阳能电池由电子传输层(ETL)一侧接受照射;而在 “p - i - n” 结构中,则是通过 HTL 表面进行照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025-01-08
Qcells在M10产线实现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6%的转换效率记录

Qcells在M10产线实现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8.6%的转换效率记录

近日,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Qcell的M10全面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8.6%的功率转换效率新世界纪录,该电池可扩大规模进行大规模生产。这项新突破已由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CalLab验证。

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
2025-01-06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工艺流程介绍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