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为了凑钱,我天天写报告,真有些累。”
一谈起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褚君浩苦衷不少。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在争相研发薄膜太阳能电池,大多数薄膜电池的转化率能达到6%就算不错了,但他们最新研究出的碲化镉薄膜电池转换率高达14%。
“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在实验室研制出的电池只有10厘米大小,要把它变成直接走向市场的商品还有很长一段路。下一步我们首先要把它扩大做成60×120厘米的电池板,这就会遇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科研攻关,资金上大概有1000万元的缺口。”
褚君浩解释说:“这个被称为‘中试’的过程现在基本是一个空白区,全国没有一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国家级中试实验室。”褚君浩指出,“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第一目的,他们不愿意把钱投到这样一个短期看不见回报的地方,而科研机构也没有这个能力去组织大规模的中间试验。如果没有中试,科技成果再好也转化不成生产力,但这个中试到底由谁来负责?”
据了解,不光是太阳能电池这一领域,很多新技术的中试阶段,都存在类似情况。李华栋委员也表示,多年来,由于中试条件的不足,科研院所很多科研课题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中试,依然停留在小试成果阶段,从而导致不少科研课题事实上的半途而废,无法产业化形成产品。
“这说明现在的产学研机制还是有不通畅的地方。”褚君浩说,他希望国家应当给予中试更多的重视,并应以科研机构为重点,而非企业。
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代表对此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在新技术的中试阶段,科研机构应当与企业紧密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就以复旦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碳纤维拉丝技术研究为例。该项目一旦成功,将解决我国制造大飞机材料需进口的问题。据秦绍德介绍,他们这项研究的中试就是找了宝钢合作,“一方面,学校的实验室不可能有这么大型的专业设备和产业工人,而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对他们的工艺进行指导。”不过,他坦承,中试阶段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像这样一个拉丝中试,一年就得投入几百万上千万元。如果找不到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资金就很难落实。目前这个环节确实存在着企业与科研机构脱节的问题。”
李华栋则建议说,政府的科技经费应向建设中试基地的方面倾斜。要支持建立中试设备和仪器投入的常态机制,引导各科研单位对中试条件平台建设的持续性投入,同时也鼓励和引导企业同科研单位一道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或研发中心,实现企业资本同科技创新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