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中,中国的发电企业通过“上大压小”、装备脱硫机组等措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国家电网公司也积极投身到绿色事业中。今年年初,动态投资达62亿元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作为中国首条特高压线路,这可算是国家电网最新迈出的绿色步伐。
“空中电力高速路”
在国家电网看来,如果在电网环节做出一定革新,节省电能消耗,那么就能从某种程度上降低发电环节的排放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破坏,这就意味着节能就等于同时减排。因此,国家电网根据中国能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特高压电网的发展战略。所谓特高压输电,是指电压等级在75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直流之上的输电技术。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新闻处的刘心放向本刊记者介绍,特高压输电能够实现电能大规模、远距离和高容量输送,成为“空中的电力高速路”。
这条特高压线路长达640公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把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连接起来,实现水火互济、南北互动。冬季长江流域处于枯水季时,山西的煤炭可就地转化为电能,输送至华中;而到夏季长江丰水时期,则能将华中富余的水电输送到以火电为主的华北电网,从而节约煤炭消耗。来自国家电网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在其商业运行的前半年中,枯水期间,特高压电网累计从煤炭大省山西向华中电网送电33亿千瓦时;南方汛期,特高压电网改从华中地区向华北地区输送清洁水电,累计输送电能1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6吨。
与此同时,该公司±800千伏四川至上海直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也已于2007年年底开工,预计2010年年底投入商业运行。在这两条线路的基础上,未来5到10年间,国家电网将初步建成一个“两纵两横”的特高压电网。
事实上,特高压电网是国家电网今年正式对外公布的“智能电网”战略的基础。根据这一战略部署,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可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届时,国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国家电网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国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的专家许方洁教授向本刊记者表示,从电源来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确存在不稳定的劣势,来自这些电源的电能上网“确实给电网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加强电网建设、进行智能化调节,是非常必要的”。他说,尽管发展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在国内引起有关“垄断”的质疑,但“从环保角度来说还是要支持的”。
其实,想要体验“智能电网”,不用等到2020年,明年的上海世博园将成为智能电网的一个试点,从风能太阳能发电到智能变电站、自动化配网乃至储能系统接入,都将在这里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