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多晶硅产能过剩”问题之迷雾破除

发表于:2009-12-01 11:23:39     作者:索比太阳能 来源: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研究员 李雷

  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结构调整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要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风电设备、多晶硅等行业发展的指导。

  会议后,“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提法在业内兴起,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众说纷纭,相当多的业内人士对此感到迷惑。

  那么,评判多晶产能过剩的依据是什么?多晶硅产能真的过剩吗?相关问题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

  一、我国多晶硅供需现状

  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实现了产业化,经过长期的竞争汰劣,到2001年,我国只有两家生产多晶硅的厂商,年产多晶硅80吨左右。但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在国内外光伏市场的拉动下,中国多晶硅产业自2005年开始大发展。到2008年,多晶硅产量近5000吨。在2007年以来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国际多晶硅价格高涨,利润空间空前的影响,各地又上马了一些多晶硅项目,加上这些新投产项目的产出,预计200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3000-15000吨左右。总体来讲,我国多晶硅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图1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多晶硅生产的变化情况。


 

图1 中国多晶硅逐年产量(2004-2008)

  另一方面,我国多晶硅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2005年,我国的多晶硅需求为1652吨,到2008年,我国多晶需求达到20000吨,另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的最近调查结果,2009年,我国预计将产出3500兆瓦的太阳能多晶硅电池,按照9吨/兆瓦的多晶硅电池生产标准,我国2009年多晶硅需求折合计31500吨。图2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多晶硅需求的变化趋势。

图2   中国多晶硅需求逐年变化趋势(2005-2008)

  下表是近年来我国国内多晶硅产量和需求的对比分析。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为止,国内的多晶硅生产一直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还需要从国外进口,产量暂时没有达到过剩的状态。

表1  2005-2009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及需求,吨

类别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预计)
多晶硅产量 (T) 80 290 1130 5000 13000-15000
多晶硅需求 (T) 1652 4686 10597 20000 31500
多晶硅缺额 (T) 1572 4396 9467 15000 16500-18500

注:相关数据参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报告

  既然国内多晶硅的生产现状没有达到过剩的状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来满足国内晶硅电池生产的需要。那么当前“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提法是不是值得商榷呢?

  二、多晶硅产能过剩说法值得商榷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多晶硅的生产并不存在过剩的问题。但是,为何业界会有“产能过剩”的提法呢?追踪至源头,我们发现,与当下热传的一组统计数据有关,“约40多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8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这些产能若全部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然而,仔细就这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有多处值得推敲的地方。

  1、没有客观分析当今多晶硅产能的构成

  当前盛传的多晶硅产能有相当部分是虚拟的,为什么说是虚拟的呢?有几种情况,一是某些企业此前宣布了建设口号,但是却没有付诸实践,如常州天合曾在2007年12月曾宣布总投资10亿美元在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1万吨高纯度多晶硅项目,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就没有了下文。另外一种就是某些企业此前提出了建设目标,也付诸实践,但是却大打折扣,如有关媒体报道称,目前,通威股份有10000吨/年的多晶硅产能,实际上通威股份到目前为止只建设了一期1000吨/年的生产线。所有这些口头宣布的产能,都被归入前面统计的过剩产能之列,没有很好的反映现实情况,混淆了业界和政府的视听。(根据工信部最新摸底调查结果,尽管当前多晶硅产能在建规划量有十几万吨,但产能实现率只在54.9%左右,而产能利用率则更低,只有25.8%。截止2009年9月,已投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仅有十几家,仅占规划总量的24.6%。)。

  2、没有考虑新兴市场启动后需求的变化

  当前“多晶硅产能过剩”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口头建设目标和现实需求相减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有上述的虚拟产能外,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光伏新兴市场兴起以后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要知道,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需要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国内及国际的多晶硅市场需求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北非、印度以及国内的光伏电站建设大规模兴起后,世界对于多晶硅电池的消费需求将会上升,也必将对多晶硅的消费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世界多晶硅消费需求可能有较大幅度上升。以远期的口头建设目标和当下的国内市场需求相减作为产能过剩的判断依据,有失科学性,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3、严重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能

  投资多晶硅产业的资本作为一种市场主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趋利避害性。在市场存在大量多晶硅消费需求的情况下,资本的趋利性会使其积极投入这个产业。然而,当市场饱和后,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缩小,资本的避害性又会使相关投资主体自觉转向,转向其他领域。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的惯性,我们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自我调控两者的运用方面,片面的过于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而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能。现在看来,“多晶硅产能过剩”的说法也存在忽视市场机制自我调控能力的问题。近期,我国多晶硅产量并未过剩,远期,由于当前我国多晶硅产业存在投资热,产业可能会暂时出现一些产能富集,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点问题就否定全部,就用宏观调控来限制产业发展,而应该“两手抓”,两手都重视,既重视看得见的宏观调控的手,也重视看不见的市场机制自我调控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我调控功能和宏观调控的导向功能,确保我国多晶硅产业乃至新能源产业永葆生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三、关于光伏产业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初步取得了较大发展,晶硅电池产量在2008年超过2.5G,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制造国;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局面也在逐步拉开。诚然,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低端产能的累积,但是,这不是主流,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多晶硅产业、乃至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产业参与主体多元化,严防“国进民退”

  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民营资本作为最具活力市场因素,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甚至在某些领域(如光伏产业),成为决定性的领导力量。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的某些领域,却出现了一种“国进民退”的现象,国有资本大举涉入,民营资本基本退出。这种情况其实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国有资本有规模优势,但是也存在灵活度不够的缺点,在市场决策方面,往往表现出滞后性,如果一个产业全部由国有资本掌握,那么决策的滞后性等将使产业在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行业良性发展最忌垄断,垄断会消灭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革新,产业结构就无法优化升级。国有资本在产业内一枝独秀,就会形成垄断,就有可能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法进行。就多晶硅产业等来说,我们需要统筹发展,让民营资本和国营资本在多领域共存,实行产业参与主体多元化,互相竞争,互为补充,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2、要积极拓展开拓新兴市场,拉动多晶硅消费需求

  尽管当前多晶硅产能过剩说法中的虚拟成分较多,但是也不能否定其有一定的警戒意义。随着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一定时间内的产能富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为新增产能找到出路。当前,在美国、西欧等传统光伏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短期内难呈现大规模的需求扩增,为此,需要寻求和培育新兴市场。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国内市场,今年以来,在金太阳示范工程等的刺激下,我国的光伏电站建设正逐步开展,但是速度还不快,还要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我们建议,尽快出台利于光伏产业发展的《光伏上网电价法》,鼓励有条件的光伏企业和投资主体,在西部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一批光伏电站(目前已看到无锡尚德、浙江正泰等的行动),拉动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国外新兴市场的开拓,近年来,在日本、北非、拉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和国家中,发展光伏产业、建设光伏电站的呼声逐渐兴起,而且这些地区也存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等开发条件,我们的企业,可以加大在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寻找到新增多晶硅产能的出口。

  3、要规范行业秩序,严格准入机制

  当前,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健康、快速趋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前期暴利的推动下,一些原先并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也纷纷涉足该产业,喊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产能建设目标,形成了相当大的虚拟产能,混淆了业界和政府的目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政府判断。这就表明当前行业秩序到了需要规范的阶段,政府或协会、商会应该在准入机制设立等方面做出相应对策,从立项开始严格把关,加强过程中督导,建立淘汰机制,从而使得我国的多晶硅产业乃至光伏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可控可调的状态,保证产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