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快速发展的太阳能发电领域制造零部件的台湾公司将经历一段困难时期﹐并可能被迫进行整合。
这些企业面临问题的原因是处在供应链的中段﹐并且不能进行垂直整合。这些企业均不生产用于太阳能板和电池的多晶硅﹐同时也基本未参与太阳能系统的整合。
同时﹐他们还受到来自大陆的低价竞争对手和本地大型公司的挤压。
虽然需求不断增长﹐但制造或组装太阳能电池的台湾公司利润率下滑﹐他们除合并和创立自己的品牌外别无选择。
元大证券(Yuanta Securities)预计﹐明年亚洲太阳能电池需求可能增长一倍﹐增幅高于全球的50%。
元大证券驻香港的分析师Min Li表示﹐太阳能电池行业最终将成为一个大宗商品行业﹐因为进入的门坎很低﹐这也正是大陆的公司为什么发展迅速的原因﹐因此必须开发自己的品牌﹐同时﹐如果规模不够大的话将难以生存。
台湾2008年出口了总功率9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总价值较2007年增长一倍﹐达到31.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11.6%。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Motech Industries Inc., 6244.OT)董事长左元淮(Simon Tsuo)预计﹐2012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发货量将达到250亿瓦﹐较2008年增长4倍。按产量计算﹐茂迪股份是台湾最大和全球第八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但奔亚证券(Primasia Securities)表示﹐强劲的需求导致了供给过剩﹐而且过剩状况将持续至2011年﹐尽管发货量增长﹐但明年太阳能电池价格将下降20%-30%。
台湾还处在供应链的中段﹐既依赖上游企业提供电池生产原料多晶硅﹐也需要依靠下游系统整合商。系统整合商由于拥有品牌﹐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率。
左元淮表示﹐由于拥有对多晶硅供给的控制以及获得政府贷款﹐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 STP)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 Co., YGE)等大陆公司得以进行垂直整合。
元大证券的Li表示﹐大陆企业的成本较欧洲企业低33%﹐较日本企业低22%。
太阳能电池模组组装企业景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Kinmac Solar Corp.)执行长黄炳鳞(Robert Huang)表示﹐目前台湾有超过20家电池模组组装商﹐总产能约600兆瓦﹐这一数字必须达到至少10亿瓦才能具备规模效应﹐否则很难单从价格方面进行竞争。
不过﹐由于气候变化方面的担忧似乎必定将促使太阳能行业出现数十年的快速增长﹐一些资金雄厚的台湾大型企业打算采取行动。
这些公司中包括晶片巨头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 简称﹕台积电)和联华电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 UMC)、平板制造商友达光电(AU Optronics Corp., AUO)、以及化工巨头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lastics Co., 1301.TW, 简称﹕台湾塑胶)。这些企业均在发展各自的绿色能源业务。
近期﹐台积电首席执行长蔡力行(Rick Tsai)接管了一个新的部门﹐该部门专门发展太阳能和发光二极管等清洁技术。
友达光电5月份成立了一家系统整合公司﹐同时在9月份通过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日本硅晶圆生产商M. Setek Co. 15%的股权向上游和下游拓展了业务。
工业技术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师Jay Wang表示﹐台积电等公司可能导致太阳能行业发生巨大改变﹐因为这些公司拥有强大财务实力﹐能够进行垂直整合。
-Alex Pevzner
(Alex Pevzner是道琼斯通讯社驻台北的一名记者﹐报导能源和非科技领域的消息。联系方式886-2-2502-2557或alex.pevzner@dowjo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