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科技部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此前的8月26日,工信部、发改委在其《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
中国科技部:http://www.solarbe.com/news/content/2009/11/7404.html
工信部、发改委:http://www.solarbe.com/news/content/2009/9/6457.html
新能源产业究竟是否“产能过剩”,两个国家部门之间说法不一,谁对谁错显然目前不好下结论,有待于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调查。在我看来,科技部质疑工信部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揭示“产能过剩”的真相,更有利于推进政府部门之间互相质疑、互相监督。
质疑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然而在现实中,质疑几乎变成了公民的专利,很少能听到政府部门质疑政府部门的声音。现在,科技部质疑工信部无疑开了个好头,打破了官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潜规则”,从公众质疑政府行为和社会现象,上升到政府部门质疑政府部门,质疑的不断升级,实际上也是社会的进步。
我们要意识到,政府部门相互质疑有深刻的含义,因为这种质疑的价值远远大于公众质疑政府的价值。一方面,公众质疑政府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如政府部门质疑政府部门,像科技部质疑工信部就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力,相信工信部必然有回应;另一方面,一个政府部门质疑另一个政府部门,质疑的理由更为充分,质疑的问题更有分量。比如说,科技部质疑工信部之前,安排了相关官员和专家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调研,而一般专家或者普通公众在质疑之前,不可能进行详细的调研,质疑就谈不上一针见血了。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科技部的质疑非常深刻,不但指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是新能源产业的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而且还特别指出,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是大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习惯垄断高利润模式,抛出“过剩论”试图阻止大量的后来者。这样的质疑之声无疑让工信部比较难堪,似乎折射出工信部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比较草率,不但结论可疑,而且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调研不够深入。
尽管科技部的质疑是否正确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敢于大胆质疑兄弟部门的勇气值得我们推崇——其他部门似乎缺少这样的勇气。当然,我们既欣赏科技部大胆质疑的勇气,也期待工信部能有及时回应质疑的勇气。我们尤其期待工信部回应质疑时,不是重述《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的原来内容,而是像科技部一样,组织官员和专家进行深入调研。在质疑与回应质疑的过程中,新能源产业究竟是否“产能过剩”,相信公众会有大概判断。
当然,不排除科技部的质疑与工信部的回应都是“自说自话”,因而,建议国务院组织独立的调查机构来调查“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