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数鸟之计
【经济日报╱社论】 2009.11.10 04:07 am
金融海啸的恐慌稍退,最让各国政府头痛的,就是资产泡沫再度吹起,愈吹愈大,而且余势不已,比诸金融海啸前已不遑多让。愈大的泡沫愈容易破灭,自不待言;而泡沫愈大,破灭时的破坏力自是益发惊人,金融海啸即是前车之鉴。但在此经济初见好转,体质尚未健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刻,任何有助于营造荣景、鼓舞信心、提高就业的现象,都无人敢轻易触碰,甚至还要小心伺候、加意维护,生怕它一旦破灭,产生骨牌效应,让脆弱的经济忽然又受重创。如此进退维谷的处境,的确令主政者伤透脑筋、动辄得咎,甚至部会之间出现相互扞格的政策,更让讥评者找到空间大加挞伐。
台湾如此,对岸由于资金更加浮滥,情况犹有过之。有识者皆深知此风不可长,必须尽早使其冷却,我们的央行总裁也破天荒地对平抑房价表示关切;但行政部门却投鼠忌器,对各种可能的手段如按实价课征房地税等立刻宣称一切都是子虚乌有。
除非找到万全的办法,既能导正资产价格,又不致损及复苏中的景气,在大选逼在眉睫的此刻,行政部门绝对不敢轻易将事;即使政治体制大有不同的对岸,面对勉强靠政府大力输将以及资金无限扩张造成的荣景,同样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要消解房价高涨,又不虞损伤经济复苏,倒是有许多移花接木、一举数得的好办法。追根究柢,资产泡沫快速膨胀,几乎全是资金浮滥而又苦无出路所致。资金浮滥,来自饱受金融海啸惊吓的各国政府,有志一同地大事扩张资金供给,同时几无限度地以赤字融通的手段大力建设。却因为全球经济在忽然的惊吓之下,一切消费、投资、生产、借贷活动都为之瘫痪,尤其不论个人还是金融机构,对于所持有的资金选择窖藏的方式令其暂时停止流通,而使货币流通量骤然冻结;源源注入市场的资金也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停滞,而沉没于流动性陷阱之中。但随着恐慌的消失,流通速度逐渐恢复常态,过多的资金就构成急速膨胀的货币流通量。
已经泛滥成灾,犹在持续膨胀的流通资金本身,就是促成资产泡沫化的巨大力量;现在又由于百业正从惊吓之中奋力挣扎,获利情况普遍不佳,因而资金不敢贸然投入,于是大量游资可以安心投注的,只剩下股市、房市以及黄金等资产,使其哄抬价格之力量无限放大。
在目前的情况下,连全球首强美国都不敢轻言升息,资金浮滥的现象暂时无法改善;因此要引导房市走上正轨,唯一的办法,就是为资金寻觅更多元、更健康,而且对景气复苏更有助益的出路。
当政者首先想到的,多是增加房地供给,吸收多余的资金令房价不致再涨。不过这又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其一,从何处找来许多可用土地;其二,这些房地是否恰符投资者的需求。炒作房产者,常情有独锺,因而穷乡僻壤房价不升反降,但台北的精华地段则暴涨不已。因而新的房地供给,即须属于后者;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除非政府可以凭空变出一个可以媲美台北精华地段的区块。我们再三建议的,将台北港及周边地区划为经贸特区,看看深圳、伊川港的前例,这个有如上海滩的数千公顷宝地,即可消化不知多少游资。
除此之外,我们可撷取消费券与对岸家电下乡的精髓,将目前台湾最具潜力的太阳能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整合国内厂商与住家,给予两成左右的补贴,让数百万家庭享受节能灭碳的利益,而太阳能产业在此鼓舞之下,不论投资、生产、研发都会一飞冲天;则资金有了更好的出路,景气也得到强力的支撑,岂不是一石数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