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牌一个月后,海通集团(600537)18日公布了资产重组方案。通过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公司将从食品加工和进出口企业转变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商,从而转向新能源领域。
置入近28亿资产
根据重组方案,海通集团拟以截至2009年9月30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权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预估值约6.60亿元,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亿晶光电100%股权预估值约27.99亿元。
对于置入资产超过置出资产价值部分,约21.39亿元,海通集团向亿晶光电股东定向发行股份进行购买。发行数量约25700万股,发行价格为公司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8.31元。
另外,亿晶光电股东以取得的置出资产加3,000万元现金,与海通集团的原大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交换,换取存量股份5,000万股。
增发和资产置换后,亿晶光电股东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获得的海通集团股份比例将超过30%,海通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亿晶光电设立于2003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亿晶光电总资产15.92亿元,净资产8.34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2.79亿元。2006-2008年,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65亿元增长到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6.2%,净利润从人民币6,874万元增长到2.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7月,亿晶光电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净利润仍有8,174万元,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其经营状况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转投新能源行业
海通集团有关人士介绍,公司最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但增长缓慢,销售净利率低。2008年海通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84.22万元,较2007年下降71.49%,2009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已出现亏损达277.3万元。
一位券商研究员分析,近年来不断爆发农产品及食品行业质量安全事件,对农产品类公司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海通集团而言,其主营的农产品出口业务更是受到质量安全事件的较大影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主营业务利润水平不断下降。
另外,海通集团参股投资的桐乡房地产项目出现了较大经营亏损,参股投资的杭州湾大桥虽在2008年5月通车,但其投资效益尚未体现,融资发生的财务费用仍对公司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公司业绩恐怕难以有较大程度的实质性提升。
亿晶光电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此前曾希望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但由于IPO排队公司较多,因此公司转而通过重组上市。据了解,亿晶光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光伏产业链,成为国内仅有的三家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且产能在200MW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之一。在产业链、规模、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积累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管理团队有丰富的太阳能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重组后,海通集团的主业将从果蔬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变更为单晶硅棒、单晶硅(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市场人士表示,如果能顺利完成重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