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土生土长的企业,仅仅依靠十年的时间,就创下了数项国内行业之最,并蜚声国际,盛名远播。
从3兆瓦到100兆瓦,再从100兆瓦到500兆瓦,英利新能源在短短几年内,奇迹般地跳跃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而英利的销售收入从2004年1.24亿元、2005年的5.3亿元、2006年的20亿元到2007年的42亿元,而到2008年底,预计实现销售收入将达到80多亿元,几年内增长近八十倍。
一个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成就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英利抓住了机遇,靠实力济身国际光伏产业领军者行列。英利新能源产业,伴着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燃亮了自己,也照耀着整个世界。
英利速度,让奇迹成为现实
拂去征尘,英利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足迹历历在目:
1998年,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诞生;,
1999年,英利承建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项目;
2003年12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全线投产,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硅片、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填补了我国不能规模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
2004年底,英利投资4亿元,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引进20台多晶硅铸锭炉及电池、组件等方面国际先进技术设备;
2006年3月,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年产硅片95兆瓦、电池片60兆瓦、电池组件100兆瓦的生产能力,产能提高十几倍,创下国际光伏行业发展史上的奇迹,英利因此成为国际光伏产业的重要制造商;
2006年4月,总投资33亿元的英利三期工程开工,建设500兆瓦生产基地、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太阳电池级晶体硅片工程研究中心、光伏系统研发中心、专业人才培训中心,预计2009年全部完工;
2007年6月8日,英利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英利三期第一阶段100兆瓦当月投入生产;
回首英利新能源的成长历程,人们无不真切感受到那令人目眩的发展速度,并油然而生赞叹之情:一个企业的诞生、成长、壮大的过程,竟然如此之快!
其实,英利的成长与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步伐合拍共震。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问题,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靠着敏锐的目光,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迅速抓住机遇,倾力投入太阳能光伏产业这一潜力巨大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坚持做正确的一件事,持续执著地坚持做正确的一件事。”正是这种信念的恪守,使得英利人跨过了起步时的艰难,并在实践中迅速捕捉世界光伏行业的发展信息,Yinglisolar品牌先后获得了ISO9001、TU、CE、UL、IEC等太阳能行业几乎所有的国际通行认证,走上了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目前,英利拥有囊括了从铸锭、切片、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内尚属唯首家,在全世界也仅有四家。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场上,英利的名字令全世界瞩目:德国凯泽斯劳滕体育场1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所有电池组件产品,全部由英利制造安装。这在国内同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它标志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太阳能光伏制造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英利承建的我国首座太阳能光伏大厦即将投入使用,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大规模呼吸式太阳能玻璃幕墙。整座大厦的发电量可达0.3兆瓦,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发电站,直接并网发电。
英利(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在国外投资建厂。目前,英利已经在欧美等地建立了光伏产品生产基地和应用系统研发、工程安装基地。
英利强大的成长潜力、卓越成就及发展后劲被国际行业人士看好,2007年6月,作为河北省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企业,英利在美国纽交所一经上市,便引起国际投资商的追捧。
按照发展蓝图,2008-2012年,英利产业园计划投资396亿元,围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一个完整、综合的产业园区,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26亿元。
英利速度,已经令世人啧啧称奇。而就在人们纷纷向她投去注目礼时,她已经向国际化跨国高科技企业飞速挺进了。
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
2008年第一季度,180微米硅片切割在英利全面实现了,这是英利技术人员通过不断摸索、实验,自主完成的技术创新,这一创新标志着英利在多晶硅生产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当前国内外硅料市场吃紧的情况下,降低硅片切割厚度,成为国外同行业节约硅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技术攻关重点。英利通过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2004年,英利的硅片切割厚度为325微米,到2005年,这一数字被刷新为280微米,2006年又降低到220-200微米,2007年初,英利开始了180微米硅片的切割实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并于今年一季度,在电池和组件生产环节实现了稳定生产。
对于高科技产业而言,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意义重大。“我们明白,要想与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的欧美企业同台竞技,我们必须走得更好更快更坚实!”在英利,每年技术研发资金投入都占到全年销售额的12%左右,每年派出近百名员工到国外接受培训,2003年派往欧美的第一批员工,如今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英利还长年高薪聘用国际知名专家到企业交流指导,并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来自韩国的首席运营官,来自澳大利亚的首席技术官,来自国际一流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官、战略官等。
“大胆试,成功了,重奖;不成功,算我的!”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不只一次这样鼓励技术人员。对于技术创新,企业舍得投入,大力支持。一次试验失败,半天就损失了70多万,而180微米创新成功,创新技术人员则拿到了十几万元奖金。在英利,勇于创新的员工被推荐为“首席员工”。由此,英利的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不断涌现,层出不穷。
强大的科技实力、灵活的创新机制,让英利在科技创新中保持旺盛的冲刺状态。在短短三年内,英利就诞生了500多个自主创新项目,其中多晶硅铸锭掺杂技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技术、组件生产与检测、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等太阳能电池生产及应用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依靠技术创新,“英利太阳能”逐渐成为国际光伏行业的知名品牌,英利新能源公司成为世界瞩目的行业新星。
企业精神,让神话变为现实
走进英利,你会在接触到的每个人身上,感受到蓬勃的工作激情和强大的企业向心力。员工们靠自己的努力缔造着英利速度,也在企业的飞速发展中,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快乐。
在英利办公楼的大门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主席当年写给抗大的校训,成为英利企业文化的内涵。
英利党委书记杨建忠对记者说:“英利将八字精神继承下来,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抗联将士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扛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英利的员工们也是凭借这种精神的鼓舞,扛起了新能源发展的大旗。”
住在英利厂区附近的居民们,每天早晨都会听到员工集体晨跑的喊号声。每天半个小时的体能锻练,成为英利员工不可获缺的功课,即使董事长苗连生和其他管理人员,也不例外。这是培养员工职业素质的一项内容,除此之外,每个员工还要每天学习10个英语单词。英利向员工提出要求,当外国客户到公司办事时,车间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都能用英语和客户直接交流。
英利还有一个独特的景观:只要董事长苗连生不出门,每天清晨上班时,他都会和值班经理一起站在公司大门口,迎接员工上班,并微笑着道上一声:“早上好!”这已经成为英利雷打不动的规矩。“苗总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都会亲自到门口迎接我们!”员工们说话的语气中,流露着自豪和骄傲。
这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又更象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一支斗志昂扬的部队。在这里,人们的脸上总是漾着微笑,围在一起时总在研讨技术,一声号令下会瞬间聚来无数双手。在这里没有论资排辈,英利开放的胸襟拥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物,人们在光伏事业的舞台上释放着自己的能量,如鱼得水般一展身手。人们心中有一个方程式:快乐+健康+勤奋=财富。
在企业精神的激励下,英利人让一个个神话变为现实。
近日,英利又传来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英利新能源入选2007德勤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企业;2008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被国家评为“环境友好企业”;YGE上市公司被美国纽交所评为175年来增长速度最快、最活跃的股票之一。
一个在阳光下成长的企业,一群追逐太阳的人们。伴随迅速崛起世界新能源产业,英利如同初升旭日,放射出万道霞光,迎接人类发展史上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