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M.Setek及韩国DC Chemical(DCC)是众多新加入的多晶硅生产业者中,少数成功量产并开始供货的业者,他们也成为其它多晶硅业者的指标,期能加快脚步踏入成功量产及稳定出货阶段。不过,值得关注的反倒是多晶硅老字号厂,包括挪威REC、德国Wacker、日本德山(Tokuyama)反而投入新制程,企图将半导体及太阳能用料作区分。
日本M.Setek及韩国DCC是目前市场上公认在新加入多晶硅厂中,少数量产成功并有能力供货的业者,所以每个新产能扩充计画,都有一堆下游厂抱着银子前往要求签约,以期未来能稳定取得料源,尤其是DCC,更是诸多台系硅晶圆、太阳能电池厂签约取料的对象,而M.Setek在第2期扩产仍不改以往的原则,在各地域供应固定客户,所以益通接连参与2期扩产计画的投资。
这2家业者捉住时机,在缺料时间点快速产出,所以成为其它竞争对手,尤其是仍在小量量产或实际产出仍不稳定的新加入多晶硅业者的标竿,各家可以说都是卯足了实力在投入,而成效如何,2009年及2010年都是重要的观察期,也是改变当下产业运作的重要动力。
但值得注意的,反倒是多晶硅老字号厂的动态,由于新多晶硅量产法具有相当高的成本竞争优势,诸多老字号厂反而不是积极在缺料的当下扩充他们现有技术的产能,反倒是积极投入新制程。
最具成功代表性的是美国MEMC,原本就有2种制程,包括西门子法及流体床反应炉法(Fluidized-Bed-Reactor;FBR),尤其是FBR最具代表性的厂商,而且销售行之有年,所以为因应太阳光电的成长,也积极扩产。另外,日本Tokuyama则投入熔融析出法(VLD),则具异曲同工之妙。
而多晶硅龙头厂美国Hemlock虽然没有投入新制程,但集团运作模式下,其大股东Dow Corning则是冶金级硅的重要代表厂之一,而冶金级硅被视为是未来料源市场的引爆弹,因为它的制程成本最低。
另外,投入该法的还包括挪威REC、德国Wacker,这2家在当下多晶硅料源举足轻重的多晶硅厂,为因应太阳光电产业的快速成长,也积极投入FBR制程,尤其是REC已在近期决定于加拿大魁北克建FBR新厂;在台湾业者中,投入FBR制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茂迪转投资的美国AE Polysilicon。
而值得注意的是,对已走到量产阶段的老字号或新多晶硅厂而言,其它它后进者切入市场并无法产生重大的威胁,他们透露多晶硅不可能永远都是这种暴利期,后期势必走向成本战,对愈后进入市场的业者愈不利。
最后,由于真正量产成功的新进多晶硅厂并不多见,所以市场是否真的会快速达到料源供应平衡状态,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编辑:xiaoyao)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