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节节高涨的石油价格,身为耗能大户的美国军方在开发新型能源方面也下了功夫。一项利用卫星收集太阳能幷将其传回地面的方案,已经引起了五角大楼的浓厚兴趣。如果该该计划一旦成功实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持。
发电效率远胜常规能源
美联社报道,“太空电站”的基本构想,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成形。美国国防部太空安全办公室在日前提交的报告中指出,该技术最关键的内容,是把一组携带有能量收集和转化装置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这些卫星首先通过光电板吸收足够的太阳能,幷将电子从汞原子或氩原子中分离出来,再把获得的带电粒子流转化为微波形式,直接发送给设在地面的接收天线。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接收站都安装有特制的金属板,以便将微波还原为直流电,最后经过整流器处理即可加以利用。
相比那些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能源,太空发电的优越性显而易见。由于宇宙空间不存在昼夜之分,再加上微波穿过大气和云层时不易被吸收和反射,整套系统的能量转化率高得惊人,每颗卫星在正常状态下的平均功率可达50亿瓦,比大名鼎鼎的胡佛水坝还多出一倍以上。
按照美国军方的规划,一套理想的太空发电系统应能随时随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其中一部分卫星预计将在
两大技术难题有望克服
正如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国防项目一样,太空发电计划的性质决定了它将是耗资耗时的庞大工程。对于开发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技术障碍,美国防部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证。
其一是如何控制整个系统的建造费用。由于太阳光的能量密度非常低,所以发电卫星的体积将异常庞大,光电板的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总重量达到4000余吨,所以只能以零件方式分批发射,然后到宇宙空间进行组装。国防部官员表示,他们已经联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开发新一代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希望能把运输环节的成本降到最低。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安全问题,考虑到微波的功率过于强大,卫星一旦失控落下,地面上被微波束“扫”过之处必然化作焦土。为此,科研人员除了对发射装置予以特别设计,使波束能够始终对准正确方向外,还要求在地面接收站周边设立安全区域。据了解,在前不久召开的巴利岛气候变化会议上,美方已和位于西太平洋的帕劳群岛达成协议,在其中一座荒岛上建造按比例缩小的接收站模型,用来考察微波传输的可靠性。
目前,美国军方已经请求政府拨款80亿美元,力争在2012年以前将首枚实验卫星发射上天。有分析指出,太空发电将成为继可控核聚变之后,另一种确保全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