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阳光的做法是将其海外开发运营的光伏电站项目转换为金融资产,通过组建新能源基金的形式,扩大融资,最后将进行资产证券化,进行市值管理。进入资本市场,灵活运用金融杠杆和资本运作,撬动光伏电站投资的巨额资金,同时将光伏电站处理为金融产品,形成一个良性的资本闭环,最后实现资本最大化。天华阳光成立新能源基金意图在此,同样别的公司也没歇着,寻求将光伏电站纳入金融产品进行资本运作的还有联合光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光伏”)
在1月25日,联合光伏宣布公司于1月23日在位于深圳的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商资本”)总部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签订正式协议,招商基金向联合光伏认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4.2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其资金来源于招商基金成立的“招商基金-新能源1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
下一轮竞争的核心
行业人士认为,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制造成本的下降,未来太阳能发电竞争的核心将是金融资本的竞争。开发运营管理项目能力强的公司和融资能力强的公司,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管理人告诉本刊,组建新能源基金需要强有力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运作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光伏电站电力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民企而言,融资和开发项目均是首要障碍。
据了解,成立新能源基金,以有限合伙人的形式引入资本实力雄厚额财团,作为基金大股东,并作为劣后有限合伙人,为后来融资进来的优先有限合伙人进行托底收购。将光伏电站转换为融资产品,年化最低收益为10%,募集对象为境内外各类投资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自然人投资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大型集团公司。业内人士则透露,如果获得银行贷款的利息在7%以下,基金合伙人的净资产收益率可到达16%。作为基金的发起方,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基金管理费用加股东收益分红,最后将电站管理公司拆分出来成为进行上市IPO的主体,同时进行资产证券化,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资金流通模式,通过资金杠杆实现了光伏发电站的最大化收益。
在PE股权投资者看来,只要在电站质量完全有保证的基础之上,进行上述资金募集和证券化的行为则完全可行。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当前太阳能发电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将光伏发电与资本市场良好结合,形成有机循环。但面临的风险点在于,一旦出现某一期资金募集不到位,则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形,导致项目停滞出现欠款等问题。
国外模式可借鉴
天华阳光引入的新能源合作者为海外资金,打包进行证券化的电站资产也是海外电站。新能源基金目前在中国处于跃跃欲试的阶段,但在海外已经形成成熟模式。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认可美国SUNEDISON的金融工具,认为其有可借鉴之处。
投资光伏电站时会存在很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很难使企业获得贷款。但SunEdison却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把项目变成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现金流,从而完成对光伏电站的贷款。
通过与电网公司签购输电协议PPA,形成固定现金流,但不需要让金融公司承担不确定的东西,因而金融公司愿意给企业做上市,或者发债、融资。张国宝建议中国新能源企业:“这种创新金融工具给太阳能、风电融资带来一个新的思路,包括垃圾发电在内的一些新能源也可以用这个概念。”
中建投资本董事长张剑平认为太阳能符合国家发展趋势,前景广阔,但中国很多光伏企业存在问题,不仅规模比较小,管理方面也比较欠缺,SunEdison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用基金的方式发展光伏,把市场化的理念引进企业中来
实现新基金与产业的完美融合,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基金总经理解轶然看来,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是基金的愿景;其次是基金眼中的新能源产业和光伏电站;第三,是产业与金融的联姻。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能够真正集整个产业链开发建设投融资运营资本管理于一体化的产业化投资平台,在中国建立光伏发电资产投资的产业型基金,同时也为整个新能源产业从资本的角度带来一个正向的推力。从基金投资的角度去看整个产业链,在产业链上游部分虽然是下行趋势,但下游终端的投资成本的降低,加上国家的政策激励,发电终端资产市场空间巨大。当下的基金热,也说明了这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趋势。
责任编辑:ca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