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光环背后的尴尬:北京南站电力并网之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发布时间:2009-11-15 00:39:08作者:王颖春

   2008年8月1日,北京奥运会配套工程、亚洲第一火车站北京南站刚一建成,就笼罩在一片环保节能的光环之中。北京南站广受赞扬的原因之一,便是南站能源中心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该系统利用天然气发电后产生的余热,直接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能源的梯级利用,可将天然气使用效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满足南站用电总量的48.7%。

   与常规系统相比,南站每年可节约600万元运行费用,减少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标准煤1000吨。

   由于建设之初没有设计内部自用的网络系统,位于南站外的三联供机组,必须与电网相连,才能对南站供电。

   让人不解的是,整个建设期不到1年的北京南站工程,却因种种原因,用了1年多时间,仍未完成其中三联供系统的并网发电。

   这个纳入了国家863计划、总投资7371万元、属于国内同类中规模最大的节能项目,目前只能作为中央空调使用。这也使得该系统运行效率大打折扣,一年前被盛赞的节能工程,也在尴尬中变得名不副实。
  
   并网坎途
  
   早在2007年12月,三联供系统的承建方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有限公司便向铁道部提出报告,并于2008年1月开始了南站三联供系统的建设。2008年8月南站建成后,三联供系统中的冷热泵开始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并网问题,发电部分一直无法正常工作。

   为解决并网难题,该公司曾先后几次与北京电力公司协调,对方给出的答复是,需要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批文。

   2009年3月3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正式下发“关于北京南站冷热电三联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有关问题的函”(京发改【2009】338号文),希望北京电力公司会同北京市铁路局,抓紧解决相关并网事宜。

   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也就此事与北京电力公司做过协调。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南站三联供系统的并网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就此,记者致电北京电力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并网事宜仍在办理之中。

   三联供属于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分布式能源可将能源效率提高80%以上,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有利于局部电网安全,对天然气和电网有削峰填谷的作用,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将其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高级工程师王振铭统计,分布式能源在电力市场的比例,丹麦已经达到53%,芬兰、德国、荷兰、捷克约达38%、日本达14%、印度达18%、英国达7%。

   2006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宏观政策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支持下,各地也陆续上马了一批三联供项目。如上海浦东机场、北京南站与燃气集团大楼、广州大学城和成都美好花园等。

   然而在不同程度上,这些已建或者在建的三联供项目,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与南站一样的并网难困境。

   技术障碍
  
   南站的期望实际并不高,只是希望“并网”,而非“上网”。国内大多数三联供项目的期望,也仅是如此。

   严格说来,三联供系统与市政电网连接,分为并网与上网,前者指系统仅与电网单向连接,可从电网买电即可。后者则是指双向连接,不但可以从电网买电,而且可以将富余的电量再反向卖给电网。

   然而,即便是实现单向的并网,仍存在着诸多困难。首当其冲的,是并网对电网带来的技术冲击。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告诉记者,即便是并网而不上网,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频繁启动,也会造成电网瞬间负荷增大。

   三联供项目一旦并网,如果与其连接的一条线路出现短路,其他线路也会因为瞬间负荷加大而跳闸。由于配电网络目前尚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因此诸如三联供一类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后,会给局部电网带来很大冲击。而从电力调度角度来讲,电源点越多则越不利于调配。

   胡学浩认为,在技术层面解决并网难题,还有赖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可以将用电侧的变化信息同时传送给配电侧,实现配电网络的智能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三联供系统负荷不稳给电网带来的冲击。

   南站三联供系统并网困难,并不仅仅因为技术。在王振铭看来,诸如电压、频率等技术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理顺并网的体制。

   利益之争
  
   熟悉南站项目的内部人士直言,如果类似南站的三联供系统大行其道,那么必然会挤压电力公司的既得利益。

   “分布式能源上得越多,就越是动了电力公司的奶酪。”而电力公司受“做大做强”的压力,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市场份额。

  “电力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北京电力公司相关处室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北京市居民电价是0.48元一度,如果只按照这个价格卖电,那么电力公司是赔钱的。电力公司真正的盈利点,在于更高的商业电价部分。

   而三联供系统如果想获得最经济运行,恰恰需要在商业电价最高的时候自己发电,商业电价最低的时候上网买电,这等于是分了电力公司的一杯羹。

   北京市商业用电分为尖峰、高峰、平峰与低谷四部分,其中尖峰电价1.2元左右,低谷电价0.3元左右,做到在尖峰发电,低谷买电,是三联供系统的设计初衷。

   以上海浦东机场三联供项目为例,由于上海市政府支持,该项目并网后利用电价差,白天7毛钱电价时自己发电,夜里2毛钱电价时停机买电,基本上可以实现平均每度电6毛钱外加制冷制热的成本。

   然而,当大多数用于商场、医院、火车站、机场等商业用户身上的三联供系统,都照着这个“最佳经济方案”运行,电力公司就成了最不经济的部门。

   “这等于将利润让给了某一个商户,最后亏损的是国家。我们亏就是国家亏,因为电力公司是不会倒闭的。”该负责人这样向记者表示。
  
   规制模棱
  
   除了电价的利益之争,作为独立发电侧,如何缴纳相关税费,成为围绕在三联供系统与电力公司之间的另一难题。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能源局联合发出通知再次强调,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应交纳国家规定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并由当地电网企业负责代征上缴。

   这些税费名目繁多,概括起来,大致有“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

   通知还规定,拥有自备电厂并与公用电网连接的企业,应向接网的电网公司支付系统备用费。

   通知中并没有说明,类似于南站的三联供系统,是否属于自备电厂。但北京电力公司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既然三联供系统作为电源点产生了电力供应,本质上就属于自备电厂,因此就应该上缴以上税费,并应向电网公司支付系统备用费。

   作为北京第一个利用天然气的三联供示范工程――北京燃气集团调度大楼三联供项目,在并网之初,北京电力公司曾向其开出1600万的收费,而当时整个系统的投资也不过2000万元。这些并非没有根据的收费,往往将很多三联供项目阻隔在电网之外。

   为什么南站如此大的并网项目,建成之后会出现并网难的问题?对此,北京电力公司与项目建设单位各执一词。

   电力公司认为,类似于南站的三联供项目,在建设前一定要与电网进行协调。“很多三联供都是偷着上的,真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好协调了。”

   而项目建设方则认为,三联供系统属于内部项目,无需与电网协调。“如果协调了,恐怕连建都不让建了。”

   出现这种扯皮的真正原因,在于国内尚没有相关法规规定此类工程的操作流程,更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去厘清电力公司与项目建设方的彼此责任。
  
   政策期待
  
   一方面是法律规定模棱,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任何权威性的实施细则。

   三联供系统并网困难,主要原因是缺乏规划与并网标准。国家应尽快研究制定有关分布式能源的扶持鼓励、并网售电政策,同时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的标准体系建设,这已成为多方共识。

   国家并非没有动作。早在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曾下发文件,将分布式热电冷联产列入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并提出要完善有关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的标准和政策。

   2007年8月30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也规定,在天然气利用顺序上,分布式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属于第一优先类。

   尽管有了导向性的政策,但更多带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特别是电网方面推出的实施导则,才被认为是解决并网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地方层面,已经出现了类似规定。上海市政府曾详细制定过扶植三联供系统的办法与工程技术规程,要求电网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系统并网,并积极提供相关服务。在该办法中,还给出了具体的补助标准。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对电网企业并无太大约束力,这些政策并未在根本上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

   一组从王振铭处得到的数据似乎可以证实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全国已有的500万千瓦三联供装机中,绝大部分仍属于离网运行。
  
   直供电探索
  
   打破僵局并非没有办法,长期研究分布式能源的北京恩奈特分布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江华建议,如果一个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相连会造成网络不稳定,那么不妨把几个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能源公社。

   这相当于在各发电与用电主体并网之前,先在内部建立起了一个缓冲网络,然后再统一并网。如此将大幅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分布式能源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冲击。

   但能源公社的解决方案又引来另外一个新的问题。

   我国《电力法》规定,除省市一级有特许经营批准权的企业外,非电力专营企业不许向其他用户供电。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讲,三联供发电本身就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将多余电量供给其他用电主体,更是直接有悖于《电力法》。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能源局联合下文批复了辽宁抚顺铝厂与华能伊敏电厂开展直供电的试行方案,这标志着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的试点正式启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更是首次明确提出,要放开20%售电市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以上的大型工业用户,允许其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

   对于直供电试点企业来说,这显然是个积极信号。然而对于三联供这样的小型直供电项目,至今为止,国家尚未有相关政策出台。

   分布式能源的直供电构想,目前看似还没有可供实现的法律基础。但解决分布式能源的并网问题,并非没有其他办法。

   按照冯江华的大胆设想,如果可以实现输配分开,地方输电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就会主动协调分布式能源的并网。

   但冯江华也坦称,“输配分开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电力体制改革,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索比公众号
推荐新闻
晟成光伏携手意大利顶尖企业共同打造欧洲最大光伏工厂项目

晟成光伏携手意大利顶尖企业共同打造欧洲最大光伏工厂项目

今年2月,意大利总理Giorgia Meloni、意大利工业部部长Adolfo Urso和西西里地区主席Renato Schifani相继访问西西里卡塔尼亚工业区,并参观了3Sun光伏电池和组件超级工厂。3Sun光伏工厂隶属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旗下,意大利总理Giorgia Meloni在参观中表示,政府希望将卡塔尼亚工业区建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光伏组件生产中心之一,以增强意大利在光伏领域的竞争力。

光伏电池晟成光伏太阳能光伏发电
2024-02-23
人民日报:2023年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人民日报:2023年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3年,我国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据监测,全国在建和年内拟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8万亿元。分类别看,常规项目和新业态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6%和152.8%。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8.5%、13.6%、22.5%。

太阳能发电源网荷储一体化
2024-02-23
新一代 Maxeon 7 组件以超过24%的转化效率争创树立行业标杆

新一代 Maxeon 7 组件以超过24%的转化效率争创树立行业标杆

近日,全球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和渠道开拓的领导者之一Maxeon(NASDAQ: MAXN) 宣布完成一个新的太阳能安装项目。该项目采用新一代 Maxeon IBC 组件,其转换效率高达24.1%。这是首个由新一代的 Maxeon 7 组件供能的项目,争创树立新的行业标杆,也再次证明了Maxeon 的卓越创新能力和将技术灵感落地为现实的能力。

太阳能光伏技术光伏系统光伏组件
2024-02-23
下降76%!这家光伏公司出货量大跌

下降76%!这家光伏公司出货量大跌

以色列太阳能逆变器供应商SolarEdge报告称,由于需求放缓,2023年四季度的出货量急剧下跌。

太阳能逆变器太阳能业务
2024-02-23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光环背后的尴尬:北京南站电力并网之难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