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站综合品质,特别是长期可靠度和发电量的保证,尚未出台标准和准入门槛。如果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会让刚刚起步的运维行业遭受打击。
随着光伏电站投资热潮的到来,运维市场也渐渐浮出水面。
一直在寻觅走出低谷良方的中国光伏企业,近来频频涉足下游电站业务。譬如,近日晶科能源(以下简称晶科)对外宣布,已有3家私募基金同意向晶科能源下游光伏电站业务投资2.25亿美元。
事实上,从2012年中国光伏业骤然“遇冷”开始,国内许多业内上游企业便开始接触下游的光伏电站投资业务。在此之前,两头—即上游核心技术与下游市场均“在外”的尴尬一直辖制着国内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也是欧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能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重创的最直接原因。
几乎在同一时间,政府也开始大力建设国内光伏市场,政策导向非常鲜明。光伏电站的这股建设热潮能否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光伏企业现生机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光伏装机总量约为4.5吉瓦,2013年则猛增至10吉瓦左右。据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光电子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常金龙预计,今年国内光伏装机总量至少能达到10吉瓦左右。
飞速发展的国内市场使得更多在中上游步履维艰的光伏企业看到了一线生机,由此也不难理解,英利、晶科等龙头企业为何会频频涉足下游光伏电站业务。
晶科全球品牌总监钱晶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3家私募基金共同成立晶科电力并重点推进电站建设是出于看好国内光伏行业。
从自身定位看,晶科自成立初始就策略性地定位为能源公司,旨在提供一站式光伏新能源解决方案并成为光伏能源的制造者。
因此,钱晶表示,晶科从上游往下游一步步延伸,形成现在完整的产业链,并涉足下游业务,原本就是企业最初的规划。
而且,钱晶对记者强调,目前稳定、持续的国内政策与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强烈共识,使得投资下游电站成为一个集长期经济、生态、环保、能源多重利益于一体的产业。
常金龙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随着度电补贴等政策的出台,近来国内光伏产业政策环境已经愈发完善,当前的确是投资电站的好时机,也给了光伏企业脱困的机会。
钱晶还对记者透露,今后会有将晶科电力拆分上市的计划。
融资关难过
但是,光伏电站建设只是企业脱困的一线生机。
之所以说是“一线生机”,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有雄厚的资本应对投资电站的高昂费用。
常金龙指出,光伏电站的建设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但相对应的是,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投资一个10兆瓦的电站至少需要1亿元左右的资金。”
而且,目前光伏产业整体融资情况并不乐观,对大量中小光伏制造企业而言,要涉足电站建设难度非常大。因此,能否争取到更多的融资成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成败的关键。
钱晶表示,晶科之所以能吸引3家私募基金,源自自身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及早的市场布局。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近年来的盈利能力直接与资本的关注度挂钩,也是投资公司的主要考量对象。如记者了解到,晶科近年来业务增长强劲,亮眼的财务数据为此次成功融资打下了基础。
不过,显而易见,并非所有试图进军下游的企业都能如晶科这般顺利融资,缺乏建设资金仍然是大多数企业无法逾越的发展障碍。对此,常金龙指出,除了各地方政府愿意提供支持外,企业其实可以在辅材等涉及光伏核心装备研发的环节中获取利润。
“实际上这个环节的利润附加值更高,而且不像投资下游电站那般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常金龙说。
运维市场前景可期
随着国内光伏电站投资热潮的到来,一直不被重视的运维市场也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在过去各地政府一次次的光伏项目“抢装”风潮中,出现了大量检验、验收以及后续管理问题。
“过去一味追求装机容量有多大,其实真正有用的是发电量,一定要保证发电的质量与效率。”孟宪淦说。
新度电补贴的出台,使得发电量这一考核指标开始真正得到重视。“过去都是通过装机量来考核发放补贴,并网不属于考核范畴。现在是要发电后才给予补贴,我认为目前的政策环境非常好,因此运维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常金龙说。
钱晶也指出,光伏电站的质量涉及设备品质、电站设计、施工及运维方面。运维环节是电站在投入使用以后,如何维持最初的高品质电力生产的手段。
一直以来,光伏电站都以提高组件发电效率与降低成本为最大目标。实际上,发电效率受技术水平影响存在上限,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效率难度非常大。但是,如果通过运营与维护的方法,在不需要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却能有效提高发电量并降低成本。
常金龙说:“电池长期不维护会出现衰减,只有定期维护才能确保发电效率。只要将运维做好了,电站的效益会呈现完全不同的局面。”
过去光伏电站通常由投资商或者建设电站的企业自行运维。常金龙指出,随着电站建设的兴起,将出现更为专业细分的运维企业与市场。
今年2月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规范光伏产品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强制检测认证
钱晶指出,上述意见只针对产品层面。而对于电站综合品质,特别是长期可靠度和发电量的保证,尚未出台标准和准入门槛。如果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会让刚刚起步的行业遭受打击。她希望国家能出台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以建设优质电站,保障电站投资人利益与电网收电积极性。
对此,常金龙也表示赞同:“新兴的运维行业需要国家出台导向性的政策文件加以指导,才能保证该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