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比之下,国内从事光热设备生产的企业寥寥,比较有名的有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去年年底,该公司才刚刚研制成功国内首套槽式热发电系统。
“这次招标采用的设备全部来自国外,这意味成本肯定低不下去。” 孟宪淦表示。
招标“心理价位较低”
光热发电需要与传统的汽轮发电机相结合,因此规模越大,经济性越强。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中国国内并无槽式光热发电站。在光热发电领域仅有的运用也只是位于北京八达岭的1MW塔式光热发电站,其规模远远小于此次的50MW项目。
虽然此次启动规模不小,但是招标过程却颇为周折。据可查资料,这一光热项目自2003年开始酝酿,2005年启动项目选址,2007年下半年启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2008年底报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本计划于2010年8月20日招标,但最终却一拖至今。
据孟宪淦介绍,在西班牙2007年时,政府给予光热发电的上网电价是0.27欧元,约为2元每千瓦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8月16日开标的国家第二期280MW太阳能光伏发电特许权项报出了0.7288元每千瓦时的价格。最终所有的中标价格也都在1元每千瓦时以下。这一低价令成本居高不下的光热发电劣势尽显。
“我听说国家能源局希望这次招标电价在0.75元每千瓦时以下,就目前国内光热发展的现状来看,应该是做不到的。”孟宪淦表示,“不过国家的想法是,像风电招标一样,通过几次招标摸清光热发电的成本,以便为外来确定上网电价提供依据。”
据可查资料,作为技术路线之一,光热发电也被列入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规划中称:“为促进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做好太阳能技术的战略储备,建设若干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电站和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
而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的适宜地区,开展太阳能热发电试点。”这意味着即使此次招标遇冷,今年仍将有可能推出其他的光热发电项目。
据悉,鄂尔多斯项目最终的中标结果可能将于本月25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