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美欧印:全球光伏争夺战详解

发表于:2013-01-25 15:14:2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征收高额税后,欧盟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正式发起反补贴调查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石能源供应危机的忧虑,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受到追捧,并被誉为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欧盟和美国相继出台多种措施支持新能源发展,现在欧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但随着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接连爆发,发达国家政府开始大幅削减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市场容量迅速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因此,为阻止中国光伏企业抢占国际市场,自2011年以来,美国部分企业不断申请对中国光伏业进行反倾销调查。

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高额税后,欧盟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正式发起反补贴调查。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双反”进攻,中国光伏企业调整战略、寻找新的赢利点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高举贸易保护大棒

○事件:

2011年10月,太阳能电池生产商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要求,对中国75家相关企业展开“双反”调查。

2011年11月,美国立案调查中国75家光伏企业。

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

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

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双反终裁结果,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具体产品为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业来说,惩罚性关税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近日,美国商务部又发布命令,自2012年12月7日起,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双反”关税,为期5年。

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产品举起“双反”大棒的背景是,中国光伏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美国此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则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40%降至现在的7%。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总价为3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一倍。

就中国光伏产品的“倾销”问题而言,美国商务部的判定标准缺乏公平性。因为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以其调查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是否低于成本而构成倾销时,参考的是“第三国”成本,选取了几乎没有光伏生产能力的泰国为参照标准。

而所谓的“补贴”判定,实际上也采用了双重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普及和推广,或多或少都存在政府扶持的现象,不同的是扶持程度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就美国而言,其也一直在变相扶持本国的光伏产业。

针对美国的“双反”调查,不少中国企业已开始调整战略,有些企业甚至放弃了美国市场,2012年以来就没有再向美国出口过光伏产品。而由于中国的光伏产品更多的是销往欧洲,因此,如果说美国的“双反”导致了行业洗牌,但并不至于使中国光伏产品全面退出市场,如果欧盟作了同样的决定,将直接影响这一行业的整体生存。

欧洲:反倾销的致命打击

○事件:

2012年7月24日,德国SolarWorld公司向欧盟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标的额超过百亿美元。

2012年7月26日,中国四大光伏企业在北京呼吁中国政府与欧盟展开高层对话,以阻止欧盟可能对华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从而保证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2012年8月3日,媒体曝商务部紧急召见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入京共商对策,四大企业提交了紧急报告。

2012年8月14日,英利邀请德国工会来中国调研,欲使其为中国企业争取游说欧盟的机会。

2012年8月19日,中国企业欲发起反制:代表中国多晶硅产业80%份额的中能硅业、赛维LDK、洛阳中硅、重庆大全等多晶硅企业向商务部提交申诉,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

2012年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温家宝表示,中国与德国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光伏产业的有关问题,避免反倾销,加强合作。

2012年9月3日,媒体报道称,欧盟已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确认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2年9月6日,欧盟正式发出通知,将启动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等。

这起涉案金额高达200亿美元的案件,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高的贸易争端。

201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对欧出口金额为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这意味着,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业将遭受灭顶之灾,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严重冲击。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依托低廉优质的光伏产品进军欧盟,所占市场份额与日俱增,也导致德国光伏业大受打击,光伏巨头破产清算,多半中小企业濒临倒闭。虽然德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已向海上风电倾斜,不过政府还是通过反击中国光伏业对国内光伏企业加以安抚。此外,中国曾是欧盟光伏业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如若作出“双反”决定,无异于过河拆桥。

面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主动应诉,通过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来规避高税率,这张欧盟曾经的“王牌”一度成为中国企业的突破口。然而,最近情况发生了逆转,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对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进行了修改,修改后降低了中国企业再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概率。

欧盟修改规则是其在反倾销市场经济待遇政策上的一次倒退,目前正进行的史上最大贸易争端案——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的走向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欧盟修改“市场经济待遇”调查规则后,中国企业再想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身份,享受反倾销低税率甚至零税率就难上加难了。

印度:意欲跟进

○事件:

2012年8月21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印度可能趁机发起对华光伏反倾销,届时中国光伏企业可能遭遇美欧印三面围堵。

2012年11月23日,印度反倾销局对外宣布,其根据印度太阳能生产商协会申请,决定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印度此举是继美国、欧盟之后采取的措施,纯属“跟风”行为。印度鲜有独立决策能力,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依赖性,其从未对新能源产业做过完整、详细、可行性较高的规划,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更是不敢恭维。

目前,印度光伏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条不完整,只是在光伏组件、电池片等领域稍有建树,其他领域几乎是空白。2012年印度大停电事故为其电力行业敲响了警钟,如何提升电力供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印度当前的头等大事,而此刻采取措施扼杀光伏业,并不明智。

市场在外、技术在外是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过中国光伏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印度市场份额占比很少。即便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业所受影响也可忽略不计。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